六月,阳光炽热,像是大自然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罐,而向日葵,便是这场绚烂挥洒中最耀眼的主角。
南方向日葵的盛花期从6月中到9月份,其中7-8月开得最旺盛,至九月才缓慢凋谢,花期(3-4个月)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越往北去花期逐渐推迟,比如长江流域(如江浙、湖南、湖北):7月初进入盛花期,持续至8月中旬。
这不由让我想起李娟笔下的《遥远的向日葵地》都向日葵的描写“六月底初见花苞,7月中旬突然咋开成海”但花期较短,只有两个月,8月底就有霜冻,向日葵变急速枯萎。
新疆阿勒泰的向日葵,虽然从盛开带枯萎只需而是多天,但却是年复一年的重生,一生向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01
去年柳沙半岛上,还不曾看到有向日葵地,就在这几天,突然看到很多市民,已在柳沙公园的向日葵地里打卡了。虽然还不到盛开的时节,但已经初见那一朵朵金色的花盘向阳摇曳。
原来在柳沙公园西南侧的一块斜坡草地上,被开发来种植满坡向日葵了。
清晨,邕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我迫不及待的踩着露水走向那片向日葵地。穿过英华大桥的引桥,远远望见金黄的花盘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梵高笔下打翻的调色盘,在青灰色的晨霭里燃烧。这片位于柳沙半岛西南角的向日葵田,成了是柳沙半岛居民私藏的秘密花园了。
露珠在葵叶上滚成水晶珠帘,花盘边缘的舌状花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穿胶鞋的老花农正在给滴灌系统检修,水带喷洒的弧线在朝阳下折射出彩虹。
"这些向日葵是跟着邕江的潮汐生长的。"他拧开矿泉水瓶喝了口,"涨潮时根须喝饱水,退潮时晒够太阳,比人还懂得张弛有度。"
是啊,向日葵是向阳而生富有生命力的花,无论阴晴始终追寻阳光,在逆境中总保持希望;
它耐旱、耐贫瘠土壤,在艰苦环境下依然茁壮成长,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它有坦荡真诚 花盘开阔无遮掩,具有光明磊落的品格。
02
盛夏的正午,向日葵地像被撒了把碎金。我躲在竹制观景台的阴影里,一边品种边上茶馆的茶水,一边看阳光在葵叶上跳跃。虽然只是一坡的向日葵地,并且还没完全盛开,但市民们一茬又一茬的来寻花了。
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举着相机穿梭其间,裙摆扫落的花粉在光束中起舞,宛如莫奈画笔下的睡莲池。有只翠鸟突然掠过花盘,翅膀带起的气流让整株向日葵轻轻摇晃,仿佛在向天空行注目礼。
还有一群一群衣着鲜艳夸张的大妈们,像彩蝶似的在向日葵地里翩然起舞,争抢着要在盛开最大的花盘前拍照呢!
此时,阳光下上的温度计显示32℃,可向日葵始终朝着太阳转动。植物学家说这是生长素在起作用,但我更愿意相信它们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在与太阳对话。
有株向日葵被风雨打折了茎,却依然倔强地斜靠在竹竿上,花盘裂开的缝隙里露出饱满的葵花籽,像位战败的将军在展示勋章。
03
夕阳为向日葵地镀上琥珀色光晕时,归巢的白鹭会在花盘上空盘旋。穿汗衫的老人家坐在上抽着水烟,烟圈与暮色缠绕上升。"这片地以前是滩涂,"他用烟杆敲了敲泥土,"邕江改道后长起了芦苇,后来政府种上了向日葵。"
有个穿黄色雨衣的男孩在暮色中奔跑,惊起的菜粉蝶扑簌簌飞向花盘。他的母亲撑着伞跟在后面,伞面印着与向日葵相同的明黄色。"妈妈快看!"男孩突然停下,手指向远处的五象大桥,"向日葵在和大桥说再见呢!"桥塔上的景观灯次第亮起,倒映在江面上,仿佛给向日葵地镶了圈金边。
夏天的向日葵田像绿色的海洋,嫩芽破土时的沙沙声与邕江的浪涛声应和。雨过天晴后,出来散步的一对老夫妇在花坡里拍照,爷爷把奶奶的白发比作初绽的花絮。夏天的暴雨会让花盘暂时低垂,但雨过天晴后,它们又会重新昂起头,叶片上的水珠折射出七重彩虹。
秋天的葵花籽成熟时,田埂上堆满竹编的晒匾。穿碎花围裙的阿姨在分拣籽粒,"这种黑底白纹的是本地种,榨油特别香。"她随手剥了颗递给我,生涩的清香里带着阳光的温度。冬天的向日葵地变成赭黄色的海洋,秸秆在寒风中沙沙作响,像在诉说丰收的故事。
等到了深夜晚,我散步的时候又偶然经过这片向日葵地。月光下的花盘低垂着,仿佛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另一种形式。穿反光背心的环卫工人正在清理落叶,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与江轮的汽笛声交织。"这些秸秆粉碎后能当肥料,"他指了指远处的堆肥区,"明年又是一片金黄。"
这个瞬间让我想起《瓦尔登湖》里的句子:"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在这个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半岛上,这片向日葵地就是都市人的丛林。当我们在晨跑时与露珠相遇,在加班路上瞥见花盘的剪影,在疲惫时闻到葵花籽的清香,这些细碎的美好都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与自然共生的诗意。
写在最后
看过柳沙半岛的向日葵地之后,我便在网上购买了带走了一束风干的向日葵。它的花盘已经裂开,露出排列成斐波那契螺旋的葵花籽。这个数学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完美结合,恰似柳沙半岛的缩影——在都市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碰撞中,绽放出独特的生命之光。
如今,这株向日葵花束摆在我的书桌上。每当读书疲惫时,我会凝视那些曾经面向太阳的籽粒,仿佛听见邕江的涛声在耳畔回响,看见穿黄色雨衣的男孩在花田间奔跑。
这片都市中的向日葵地,用它的金黄教会我:真正的光芒,不在远方,而在我们选择仰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