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五百年前周朝时的汉江流域,有一个种着许多桃树的村庄。
春天时,桃花开了,人们唱着赞美桃花的歌;当桃树结满硕果,他们采摘着桃子又唱起赞美的歌。
有一天,村庄里有个女子出嫁,人们赶来为她送上祝福,围着她唱起祝贺的歌。
“茂盛的桃树呀,开出芬芳艳丽的桃花,美丽的女子要出嫁,喜气洋洋嫁到夫家。”
”茂盛的桃树呀,结出甜美的桃子,她将使新家变得兴旺发达。”
“茂盛的桃树呀,枝繁叶茂,她将让新家变得欢乐祥和。”
美若桃花的女子,羞红了脸庞,她在乡亲们祝福的歌声中,怀抱着对新生活的憧憬,露出了桃花一样甜美的微笑。
这个小故事和这片惊艳了千年岁月的桃花,来自《美丽诗经》中的《桃夭》。
彼时,勤劳勇敢的人们,沐风栉雨在广阔的天地间耕耘劳作,春种秋收,婚丧嫁娶,繁衍生息。也许有过食不果腹衣不蔽寒;也许有过风餐露宿,流离失所,但是他们的坚韧和浪漫穿透了所有岁月沉沙,用歌声咏唱出了最真挚的爱恋和情思,用非凡智慧创造出了中华文化瑰宝《诗经》。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11篇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百态。时间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古往今来,喜欢《诗经》的人无以计数,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各种品读解析亦如百花争艳。在此其中,最能演绎出《诗经》情致韵味之美的,当属《美丽诗经》。
书中精选22篇,由民国学者喻守真和当代女作家周玉洁根据原诗句内容和有关史实,以其温润笔触,浅显的语言倾心译制,由原来较难懂的文言文成为一个个鲜活灵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全书从细节到整体,从外表到内涵,无一处不彰显出“美丽”气质,书如其名,字画相配、诗情相谐。适读范围很广,不仅适合诗词初入门的青少年,也适合各阶层诗词品读、鉴赏爱好者和中国画欣赏研习者。
在内容上包括:诗经经典、诗经故事、诗经植物、诗经成语、诗经名句等,随文配有传世花鸟画和《诗经》音频。画选用宋、明、清、现代共16位书画家的100余幅花鸟作品。
在形式上,采取先总后分的模式,譬如我们最熟悉的《子衿》,列出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首先,在一副美图之下选出诗经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释义:“你青色的衣裳,悠悠萦绕在我的心上”。
其次,概括中心思想,难懂的词如“子衿,悠悠、嗣音、城阙”逐字注音解释字意,并从字面直译诗句。
再次,伴着现代画家于非闇《四季花鸟屏之二》,带来一个用现代语境视角解读的唯美爱情小故事《美好的思念》,情投意合的小情侣,可爱女子对青衣男子的辗转想念、盼望、内心质问、抱怨、感叹,自言自语。篇幅虽不长,但人物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最后,举出本篇中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经过直译,引申注解并注明出处。
除了爱情,还有表达《兄弟之爱》的《常棣》,也是我最喜欢的篇章,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原《诗经》中众多的植物,也是《美丽诗经》中一帧独特风景。书中选取了桃、荷花、青梅、芍药、卷耳等10种植物,从人文和植物学角度进行介绍,并配以当代画家李知弥现代气息浓郁的画作,温婉清丽,摇曳迷人。
《美丽诗经》如花在野,如香弥漫,让我们静心凝神,来到桃花庄里,常棣树下,感受中华民族千年情思与倾世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