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的唠叨

就像虫儿破茧成蝶

文/勿念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01

"起来了没,我给你弄点饭,然后把去学校的行李捡一下,都是大学生了,还这么赖床,快把衣服穿了赶紧起来。"

伸个轻松的懒腰,打个哈欠,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阳光透着窗户洒在脸上,很温柔。看了看手机,2月24号,不禁一怔,竟已到了去上学的日子了。

慵懒的坐起来,慢吞吞的穿上衣服,仿佛穿完衣服已经过了一个世纪。

"快去,刷牙洗脸然后吃饭。"

太阳晒的身子懒洋洋的,感觉刷牙也是一种浪费时光。

"吃完了没,吃了过来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带到学校去的"

"应该没了吧"

"你再好好想想,学生证带了没?"

"带了..吧"

"身份证?"

"应该在包里"

"车票呢,车票可千万别忘了"

"带啦~~~在包里。"

临行前的母亲,变得异常的唠叨起来。

"我给你切了点香肠,都是熟的,你在火车上到学校了都能吃。就给你放在这个夹层里,到学校了拿出来,别捂着,会坏。"

怎么感觉像是在照顾小孩。好歹我也是大学生了。

"沐浴露和牙膏我提前给你买好了,还有牙刷,你看带不带几个过去,你学校那边的估计都落灰了。"

"唔,好"

或许是因为硕大的家里又只有母亲一个人了,父亲回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母亲才会想要在我离开家之前多说上几句话吧。

02

大概每个离家之人的背后都有那么一双温柔如水的眼神注视着。

那深邃的眼眸中包含着期望,苦涩,也包含着对离家之人的祈祷。

"我爸不回来吗"

"他回不来,还在忙"

母亲带着叹息无奈的语气回答着。

"多吃点,下午到学校又晚,你又不好好吃东西,我看你这大学上的越来越瘦,又不是个女孩子,天天多吃点,该吃的东西别舍不得"

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我竟看到母亲眼角被岁月烙下的伤痕,看到母亲刻意掩盖的白发,和她日渐沧桑经历岁月变革的面庞。

不知为何,今天的我看的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透彻,以前很少很仔细的去看看她,在我印象中母亲还是那个皮肤吹弹可破,头发乌黑齐腰,笑起来如画一般的母亲。

不经意的一瞥,也确实提醒着我,十几年过去了。

我甚至能想起那天狂风暴雨拍打戏谑这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背着发高烧的我,举着一把仅能遮住一半身体的雨伞跑到一家诊所。一路上也是听见了母亲的"唠叨",好像是一直在叫我的名字让我不怕又好像是埋怨着父亲发现不及时吧。

那天的雷声轰鸣,似乎是想要击破这座城市。

"你是两点多的车吧,快吃,吃完了还能休息会,对了,等会走的时候带点糖,免得晕车。"

如果离开家里的某天,耳边少了这些唠叨,可能生活就不再完整了。

03

"路上多注意看着点包包,这火车站老是有小偷小摸的,公交卡我放在最外面的夹层了,坐车的时候吃颗糖缓缓,注意车坐过站了,到了给我发个消息打个电话都行,到学校了吧被子床单都晒晒,东西都整理一下,路上还是注意安全啊"

在书上看过一句话

上了大学后,从此家里只有冬夏,没有春秋。

"好了,我走了,妈,你也回去吧"

"好...那你注意安全..."

欲言又止,便是世上最不舍得告别了吧。

感觉每次离开家心里都五味陈杂。可能我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很多话我都不太能和母亲说出来。所以我会前一天将闹铃撤销,赖在床上等母亲像中学时代那样叫我,所以我会刻意放慢穿衣洗漱的步伐,只是为了听到母亲更多的催促,我也会故意遗忘小物品,让母亲能够提醒,我也会一口口细嚼慢咽吃饭,只是为了在家里多呆那么一会儿。

原谅我是个不会和父母撒娇卖萌的孩子,原谅我是个感性却又不敢开口的孩子,原谅我让您那么的费心,原谅我落泪的时候甚至不敢回头看一眼您。

别离是不是意味着,             不要离开。


04

阳光透过路边的香樟树的缝隙洒在脸庞上,那温柔似父母临行前碎碎的叮嘱,似那一双深邃饱含期望的眼眸。

愿时光温柔一些,让我能多看看父母的容颜

经历了太多离别,到并没有变的麻木不仁,反而愈来愈感伤。

每次的离开,耳畔都会想起父母的碎碎念,一句话重复了多遍,每遍都有不同的心情。

或许,所有的父母内心中都有一颗执拗的念想,他们那朴实重复的话语,不过是那最真情的表露。


勿忘心安,念兹在兹。

即为勿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听过某个人说,不管再忙周末都要抽空看一部电影,能够触碰内心的电影。9月24日,在这个周末,我又有动力迎接新的周一...
    墨默冬阅读 68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