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单元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是悼亡诗选
丈夫为逝去妻子的眷恋而抒发的诗文,为悼亡诗。与爱人的阴阳两隔、永不相见,是对曾经与妻子相伴时发生寻常小事的思念“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也是在梦中与妻子相见,互诉衷肠“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对思念的无计可施“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每首诗词的背后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元稹的妻子韦丛,屈身下嫁,年仅27岁便病逝于家中,对妻子的离去,元稹是悲伤的,以对妻子的爱、思念还有悔恨为内核,写出流传后世的悼亡诗。
我曾经临到过沧海,别处的水便不足为顾;看过巫山上的云霞,别处的云便不能再称之为云。我会仓促的经过花丛,懒得回顾,此中原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另一半则是因为我拥有过你。我与你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体会过你对我刻骨铭心的爱意,我便不会沉浸在别人的爱里。他为何对韦丛如此深情,可以在他的《遣悲怀》中窥探一二。
韦丛是家族里最受宠的姑娘,按理说应是骄纵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但她却愿意与元稹一同经营不顺遂的日子,对丈夫的方方面面都会关照到,也会包容丈夫的无理取闹。家中贫寒,只能吃难以下咽的野菜,可她却甘之如饴;没有钱买柴火,就眼巴巴的等待着干枯的树叶掉落。她是元稹在贫苦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开在贫瘠土地的花。韦丛毫无怨言的过着贫苦的日子,在二十七岁时病逝。不久后,元稹却拥有了荣华富贵,但想给她的一切都无法实现了,只能请僧道超度亡灵的方式寄托他的思念。“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只有整夜睁着双眼去思念亡妻,才能报答她此生从未舒展过的眉。
纳兰性德用着诗文来怀念自己的爱妻,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八年中为她写下了五十多首悼亡词,而《浣溪沙》则是传唱度最高的。
上阙情景交融,以哀景写哀情,下阕怀念与妻子的往事:我们也曾拥有与李清照夫妻那般的快乐美满,闺中赌赛,让衣襟满载茶香,昔日只道是寻常往事,而如今再难以如愿以偿。已是“生死两茫茫”,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不禁令人潸然。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妻子生前他们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他们琴瑟和鸣,但他却从未觉察,只感平常,妻子逝去,诗人才感受到悔恨之情,也是劝诫人们珍惜眼前人。
人们永远无法得知这一时刻的价值,直至这个时刻成为回忆,她将变得刻骨铭心。珍惜眼前人,珍惜时间,珍惜所有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