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平治」杨禹: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杨禹: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两会是一个部署改革、热议改革的好时候。改革开放已近40载,全面深化改革也已近4年。大家对“改革”日益有感。继续奏好改革进行曲,不妨多从这16个音符发力。

破与立——既要突破陈旧思维,突破种种羁绊、藩篱与桎梏,又要努力将改革成果定型,完善国家治理的体系、制度与机制。改革是两件事:该改的坚决改,该定型的赶快定型。只立不破,起步很难。只破不立,未来很难。

变与治——看清时代新变化,才能提供有效治理。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应声而出。互联网日新月异,互联网治理渐成体系。世界有点乱,全球治理的改进迫在眉睫。因变而治,才能有的放矢。

均与先——追求均等化的领域,越来越多。城乡基础设施水平要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也要均等化。然而,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不仅要有“均”,还要保持“先”。创新是先,创造是先,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都是先。有先无均,缺少公平。有均无先,缺少效率。

上与下——做好顶层设计,改革者才能越过树木、看见森林。做好基层探索,改革才不是大而化之,才能避免一刀切。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改革者面对的每一条河都有其独特性,怎么过去,必须因地制宜。上下良性互动,改革才既有方向感,又有动感。

面与点——既要统筹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单兵突进越来越少,协同推进越来越必要。然而,追求“全面”,不等于平均用力,不等于撒胡椒面。拎出重点领域,抓住主要矛盾,逮住硬骨头啃。在关键点上有劲,整体局面才能有进。

改与法——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改革重在突破,法治重在规范。突破时并非全无顾忌,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解决问题。规范则并非因循守旧,需要引领改革、适应改革。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立法也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锐与韧——改革要有锐度,温吞水的改革,改不出个所以然。改革也要有韧劲,只凭一猛子劲,同样改不出个所以然。改革者要有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敢于动奶酪的锐度,也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势与实——改革需要“起势”,更需要“取实”。大批量的改革方案集中出台,形成人人盼改革、人人参与改革的态势,利于相互鼓劲。方案留在纸面上,没人落实,没有实效,那个“势”便也长久不了。势与实,相互支撑。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部波澜壮阔的进行曲,让咱们一起把它演奏好。

(杨禹: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国改革报副社长)


注:授权发布,转载须统一注明来自长安街读书会公众平台:changanjie-read。

本期责编:李林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事是蓝色的 是海, 是天空 是遥远, 是看不见 桌上的书,台灯的光,静静睡着 心里的书, 在树影下 ...
    shadowunique阅读 2,383评论 0 0
  • 新校长新思想新举措为你打造高考复习的坚实航母 好学校好老师好教法让你圆就一流大学的美好梦想 【崀培复读六大优势】:...
    梦海扬帆阅读 5,189评论 0 0
  • 嫩叶上的水珠是美的 蓝色的床单是美的 红色的樱桃是美的 甜甜的西瓜汁是美的 青灰色的墙整整齐齐地贴着各种快递牌 暮...
    卡亚九七阅读 1,39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