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动—约练》分享。 我们中原焦点解决团队的总舵手刘友龙老师为推动老师的咨询练习,从昨天开始,组建约练挑战群,推动约练打卡3个月的活动,扰动力量是强大的,老师们的约练激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为高涨,我也从昨天开始从拾约练的模式。
昨天的两次咨询约练感悟:
1.保持未知好奇的心态。上午的与中七班的两位老师相约咨询约练,做咨询师角色。当来访者谈到他所困惑的问题时,这个话题是我不擅长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会更好的,但我相信来访者会知道。所以在我们咨询开始时,我就告诉来访者说这个话题,我们试试看,能做多少做多少。当你真的相信来访者时,再难的问题,来访者也一定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耐心的陪伴就好。
2.降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预期。有了这样对自己和对来访者预期的降低,在陪伴的过程中,咨询师更多的关注到他这个人,他的情绪,他想怎么做更好?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来访者通过梳理,找到了当下他解决这个困惑的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方法。当然,这个问题的形成是有很多原因的,来访者或许还需要化一些时间,更多的做一些自我成长。
3.每周一次的约定。下午是与一位群里的老师相约,探讨一些他做案例的困惑。我们之前有每周几乎一次的这样的约练,探讨一些他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惑的点,当下他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内观,我们一起让他看到了自己通过学习,已经改变的地方,还需要改变的地方,做一些持续自我的成长。在多次与他的陪伴中,感受到他每次不一样的小变化,未来的他的改变一定值得可期,一定会与更优秀的自己相遇。
4.反馈分享环节是否可以给来访者建议。我个人的理解,在反馈分享的环节,当来访者提出这样的需求时,我们可以适当的给来访者一些小的建议,仅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但不建议给予来访者过多的指导。焦点解决强调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他是有答案的,只是在当下的困境里,他不知道自己知道,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知道他自己知道。且有些问题既然呈现,一定有它的道理,是需要时间,需要来访者慢慢的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去解决的。
5.约练中的不足之处。上午的一次咨询中,感觉到对来访者的具体化、澄清做的不够,问题探讨的不够深入。接下来,让自己继续的稳下来,再慢一些,多关注你眼前的这个人,不是我们有多能、有多专业、有多厉害,更多的还是要抱着向来访者学习的态度,如此更利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