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丫丫老师分享的案例里,我看到了一位妈妈作为父母教练为孩子造场,把孩子推到主角位置,唤醒孩子并且激发出了孩子潜力的故事。
丫丫老师说,所谓造场,就是有意而为之,替孩子制造一些契机和环境,把孩子推到主角的位置,去唤醒孩子发挥他们的潜能。我们不能指望一张干瘪瘪的清单贴上墙,孩子就能自动运转,完全按照清单自运行。在这个案例中,我看到妈妈带着孩子成功做了一次时间管理分享,从人员邀约到会场布置、再到自我分享……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完全掌握了清单的运用方式,并且分享了出来。从这个案例里我学到了:父母教练的真正作用就是做背后的推手、以及过程中的帮手,去协助孩子就好。当孩子被唤醒,惊喜无处不在。
我想,我们给孩子造场的方式要因孩子的个性而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做公开分享这样的方式。这就需要父母教练去关注孩子智能、关心孩子的内在需求,找到属于孩子的方式然后造场。像我家孩子现在2岁多,她不太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或者表现得很热情,但对家里熟悉的人都会很主动打招呼会很热情,也很喜欢服务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做。那我的造场方式,就是制造一切让她可以主动行为的环境和机会。比如做饭时让她帮忙洗菜;吃完饭让她扫地;出门收拾包包装她喜欢带出去的玩具、水杯等;睡前抱她一起兑奶;一天的行程安排好了还要问她意见;穿什么衣服出门问她意见;买什么菜来吃问她意见;买什么水果问她意见……虽然这些事情就成年人的标准来说,她还做不好,但我的目的并不是让她真的能帮忙做好事情,而是能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有参与感和满足感,孩子其实每次做完事情就会很满足也很自信。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的是孩子的“场”。父母教练要做的不是去拆孩子的“场”,而是要给他们“造”一个又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