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签的一点看法

固定思维模式,就是琢磨自己是个什么人,也就是认同感。而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则是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

我先说明一点,成长思维模式要求我们夸孩子要夸他努力,不能夸他聪明 —— 但是请注意,这一招对孩子是好使,对成年人可不能这么用。也是2018年的一个新研究 [6] 发现,一个领导要是夸自己的手下工作很努力,他会觉得这是等于是在说他不够聪明。这也许是因为成年人已经不在乎成长了,固定思维模式实在太强大。

那怎么理解认同感对成长的作用呢?根据前面这些研究,这个机制也许是这样的 ——

对于一个在某一方面处于蒙昧状态、没有什么明显认同感的人来说,建立认同感对人的激励很有效果。如果一个小孩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你突然给他戴一顶这样的帽子,他会给你一个积极反应。人的确可以出于认同感去做一些事。

但是成长初期的认同感非常脆弱。在这个时候人并没有真正的自信。这就表现在一旦遇到了任何挫折,比如一件事没做好,或者该做的任务没有做,他就会质疑自己的认同感。

比如说,家长总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一开始孩子也信了,跃跃欲试,很想跟别的孩子较量。可是等他遇到真正的难题,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比别的孩子厉害,他就会觉得家长一直在哄他。他反而会认为自己其实是个非常不聪明的人。

坚实的认同感得有自信作为基础。自信不是来自别人告诉你你是什么人,或者你自己想做什么人 ——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

其实以我之见,哪怕一个人真的水平很高,有强烈自信,也不应该在乎自己身上的标签。标签和认同感,任何时候都是固定思维模式。你是科学家,你就应该性格内向吗?你是程序员,你就应该只研究编程吗?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而不是自己头上是什么标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有个流行的概念叫“认同感”,是一个影响力工具,可以左右别人和自己的行为。比如以前我听说有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做过...
    富裕047于月霞阅读 5,914评论 0 1
  • 我以为,我还有好多好多天,可以停留在十几岁的日子里。但是我的朋友突然告诉我,就在今天,我已经20了。 我一点也高兴...
    牙早阅读 1,748评论 0 0
  • 看到这些满满的字,我心里好幸福~ 第一次编辑: 这片文章是送给各位18年松花湖的导师们和项目组的,我想用一个很套路...
    营长Fritz阅读 4,099评论 4 5
  • 爷爷的病情持续不见好转, 住进重症监护室已经七八天了, 治疗方案不断的在调整, 因为肺里有痰,并且持续不断的生痰,...
    桐雪晶莹阅读 760评论 0 2
  • 如若不关心实现细节可直接查看“ObjectBox 架构”、“总结”这两部分内容。(简书不支持锚点(;′⌒`)) 一...
    Cavabiao阅读 6,195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