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欣喜地把这张包子图片发到有我爸妈姐弟等人的群里的时候,随即姐姐用语音说了一句“口子怎么开这么大”,然后妈妈也用语音说了一句类似的口子太大了形不好看的意思的话。我心里有种莫名的不舒服的感觉。
我回忆起来了,那个被妈妈批评的一无是处,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舔舐伤口的小孩,感觉自己很没用,想着自己下次要做好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总感觉自己永远有很多问题,仿佛永远都做不好被无力感深深包裹,却表现的很逆反的那个小孩,那个小孩就是我。
昨天子夫先生的线上家排课讲到内在小孩疗愈,我清晰地看到就是这个样子的。被妈妈批评然后一个人躲起来,被无力感包裹,又在咬着牙恨恨地说下次一定要做好。但可能就没有下次了,下次碰到了类似的情形是躲避不去触碰。而这样被批评然后自己一个人舔舐伤口的场景是经常被发生。这就是我,那个被深深的无力感裹挟感觉无助的小孩,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能干得到妈妈表扬与夸奖,却总也得不到的小孩。
这张图片我也在朋友圈发了,有很多点赞的,也有人说口子开大了的,却没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我发现妈妈姐姐这样说让我感觉到有种刺痛的感觉不舒服,而别人怎么说都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吗?
我发现我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的,让我说别人哪里不对的地方很来劲,也不会前面先说句表扬的话铺垫一下,仿佛自己就是老师,别人就是学生。这也是很多人有的语言模式,比如做领导的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的我就不说了,……”然后就是直接各种批评开始了。
我跳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妈妈姐姐对我的批评,我知道她们是希望我能做的更好,但我有因此就做的更好了吗?没有,是我从此有些事情就不去做了,或者从此就不再他们面前去表现这些方面的事情了。对,这也是很多家长有的语言模式,我指出你的错误之处是希望你能改进,我都是为你好。我都说了几百遍了你怎么就不知改进呢?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这也是很多做家长的困惑。所以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适得其反的。
“妈妈,你说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我清晰地记得有次我夸了我大女儿后她对我这么说。而后她很带劲的做着自己要做到更好事情。而当她被她爸爸批评的时候也经常是重重地摔门一个人躲到了自己房间里去。
感恩子夫先生的线上课,让我看见了那个无力无助的内在小孩,也让我对自己的语言模式有了一个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