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笔记-前端知识总结

面向浏览器:


一、语言:HTML(框架)、CSS(样式)、JavaScript(行为)

1、HTML:包含标签、属性

2、CSS:包含选择器、样式

3、JS:

    (1)DOM:dom语法

    (2)BOM:Window

    (3)ECMAScript:js基础语法

    (4)模块封装:

                1)沙箱:对外暴露访问方式

                2)异步加载:script标签中加上 async属性

                3)AMD:require.js


二、前后端数据交互:刷新页面发送 与 不刷新页面发送

1、刷新页面发送

    (1)form表单:  

                包含action / method / input name / input submit / input file / enctype

    (2)a 标签

    (3)window.location = “......”

2、无刷新页面发送

    (1)ajax  手写  /  JQ

            1)手写:

                    1.创建对象

                    2.设置请求行

                    3.设置请求头

                    4.设置回调函数——请求回来

                    5.设置请求主体——请求发送

            2)JQ:$_GET  /  $_POST

                   1. $_GET:url   /  data  /  success

                   2. $_POST:url  /  data  /  success

    (2)ajax 2.0 

            1)仅支持IE10及以上

            2)FormData  : 如果form表单中没有数据  /  append

            3)结合JQ需要设置:contentType:false  ;processData:false


三、跨域资源访问 :不同源站点请求数据

    (1) 同源 / 不同源

               1) 同源:地址、端口、协议都一致

               2)不同源:地址、端口、协议不全一致

    (2)跨域方案:

               1)CORS:跟前端无关,需后端设置header

               2)JSONP:需前后端配合

                        原理:

                        1.script  标签的 src 属性 支持跨域访问

                         2.发送了一个函数名去服务器 callback

                         3.服务器返回了一个函数的 调用 ,拼接了数据在里面

                3)JQ使用:

                             1.   $.get( ) 调用接口   

                             2.   dataType:"jsonp" 设置数据类型是 jsonp 给服务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