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爱奇艺迷雾剧场看了一部悬疑剧《错位》,由马伊琍和佟大为主演。剧情构思奇巧,层层推理,案中有案,不同于以往的国产悬疑剧。其后得知该剧改编自日本知名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创作于1976年的小说《交错的场景》。
详细了解下来,松本清张是日本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巨匠。少年时代的我酷爱读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而对松本清张的巅峰巨著《砂器》,记忆中看过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当时懵懵懂懂,有些沉重感。现在才明白因其探究的是犯罪的社会根源问题,难免沉重压抑。这次特意搜索了一本其成名之作《点与线》,一睹为快。
故事的梗概大致是这样的:某日清晨在日本南部九州的博多海滩发现了两具尸体,一男一女,从现场看像是一对殉情自杀的情侣,加上之前有第三方目击证人在东京的站台亲眼看见这一对男女登上了前往博多的火车,似乎可以以情死结案。而因死者男生前曾是政府某部助理,而某部涉嫌贪污正在接受调查,在这个节骨眼上,助理的殉情自杀无疑让调查陷入了僵局。
为什么搭乘火车准备一起赴死的情侣没有一同去餐车用餐呢?老刑警发现的蛛丝马迹同样让前来了解情况的东京调查科的三原警部补产生了疑惑。
繁忙的东京车站,列车进进出出,隔了几个站台能看见对面的旅客吗?安田先生真的是去镰仓探望太太?自杀发生的当天,安田先生真的去了北海道吗?如果是乘飞机往返,为什么乘客表上没有名字,而北海道联络船乘客的名单上却有他的亲笔签名?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些疑问,三原警部补不辞劳苦追踪验证,发现了东京车站短短四分钟的空档时间,这是他把目光转向机械商会安田先生的关键点。尽管不在场证据设计得很严密,最终还是追查到电报的拍发地露出了破绽。
故事的结局,小说是以三原警部补写给老刑警的一封信的形式解开了疑团,原来事件的策划者是那位卧床的安田太太,小说中安田太太写的文章《数字的风景》视角独特,颇有种病态的美。结局夫妇俩都自杀了,案件没有物证人证,无法上诉。而接受调查的某部上司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调任其他部。
小说的精彩如老刑警来信中所言:人的先入之见常在无意中发挥作用,使人容易对约定俗成之事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常识会产生盲点,是常有之事。
目睹两具相拥自杀的男女尸体就先入为主认为是殉情自杀,殊不知是两条线上拉过来凑在一块的两个点。可怜的小人物作了牺牲品。
小说发表于1957年,其后乃至现在仍不乏类似题材小说,如所评,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