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杀父、弑兄、欺母、淫嫂、大兴土木、广纳美女、任用奸臣,好像一切贬义词都可以用到他身上。作为一个死去的loser,杨广只能默默承受着后世对他的评价。
众所周知,历史上著名的明君雄主,虚怀纳谏、任用贤臣、内修文治、外服四夷、勤俭爱民……几乎所有赞美的词汇皆能安装在他身上。其实,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在一定程度上,他为李世民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杨广实为天资聪慧,精通音律,文武双全的皇帝。出身关陇贵族阶层的他却开科举、设进士,打击门阀贵族、为平民百姓做官提供了便利。刚满二十岁的他便统帅五十万隋军摧枯拉朽、一举荡平南陈、兼并天下。登基称帝后,他营建东都洛阳,加强了中央对关东地区的控制;修建京杭大运河,促进了经济大发展和南北大融合;平定吐谷浑, “辟地三千里”,史称“威振殊俗,过于秦汉远矣”。单独看来,他的每一项工程都是大手笔,利国利民,但在实施过程中必定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把这些工程放在一起实施,必定会民不聊生。杨广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急功近利,而非我们所认为的暴戾、昏庸。
据《隋书》所载,隋炀帝大业五年,全国有8907546户,共计46019956人口,远远超过了贞观十三年的人口,可见当时隋朝的繁荣。
总之,在我看来,隋炀帝杨广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他的失败在于多重大型工程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