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悟

最近写作我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写不出来也没东西可写,经常是对着电脑两个小时,还是白纸对青天。这个问题也让我开始焦虑,甚至想过放弃,不过为了原先的那个目标,还在咬牙坚持。

在微信里我和几个好友聊天,把自己的状况一股脑地倒给他们听,想得到他们的帮助。好友们纷纷过来支招,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有了这篇文章。

其中一位有多年写作经验的好友告诉我,应当把写作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

的确,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是倒贴给我钱,我也不会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把它当做习惯,每天很自觉地去做,并且不用别人来催。

兴趣爱好可以发展成一项技能。熟能生巧,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这里的熟不单单指的是多看、多练,更重要的是多想,也就是思考。

思考也是一种能力,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一样,但是如果把思考的能力从大脑中拿走,那么人也就只是一台没有生命的机器了。好友分享了一个捷径,那就是“深度模仿”。

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初学者进入游戏世界,看到的东西是陌生的,就会主动查看那些等级高的玩家是怎么玩的。例如高等级玩家的技能点数如何加,装备如何选择,职业发展如何进行,升级的顺序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在模仿,而且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同理,把写作也当做一款网络游戏的话,会更容易理解。高等级玩家就好比那些写作大神们;他们的技能点好比写作技能;职业发展好比写作的方向,如写诗歌、小说、鸡汤等;装备是用来武装游戏人物的,好比写作素材;升级的顺序好比学习输入,增加知识。

这样,写作新手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在很多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其他人的认可。如此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当然要达到“深度模仿”,还需要去模仿那些高手们的思维方式,试着去了解他们,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搞明白了这些,直接照着做就可以啦。

在聊天中,我们谈到了关于时间管理的问题。说实话,我个人不会管理时间,很多时候做事情不是手忙脚乱,没有头绪,就是得先把计划搞得很详细了才肯动手。这样以来,浪费了很多时间,效率也可想而知。

好友告诉我说,要学会管理时间,关键的一点是搞明白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世间一切皆因果,没有来由的事情不要去做。

我理解就是自己定的目标要切合自身的情况,确定时间管理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若做不到,自己会损失哪些。做好了这些,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自律的人,收获时间管理带来的成果。

工作上,我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事情,着实让我烦躁。这时候我会把事情分个等级,把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若有耗时且见效特别慢的事情,可以放到最后。这样以来,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自从决定开始写作,在日常生活中,我已经拒绝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娱乐项目。吃饭、喝酒、打牌,这些项目玩起来很爽,但是爽过之后只剩下了寂寞空虚冷,对自己没有丝毫的积极作用。

没有了那些无效的社交,腾出来的几个小时,我可以看书、写字、与写作好友交流学习。每天都能感觉自己在进步,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

说了这么多,我也看到了最近二十多天里,自己思维的改变,学习上的进步。引用剽悍一只猫的话:“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打改变。”

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