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是不是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没什么效率?如果你也有一样的困惑,请你看过来!
时间很公平,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巨大的价值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原因无他只因他们都懂的珍惜时间、合理的利用时间。
那么,我们的时间去了哪里?到底被谁夺走了呢?
在新一期的“小样老师的时间管理训练营里”课程里,我了解到一个新的词语“时间黑洞”。
当看到张图的时候我内心的第一反映:怎么感觉我全有!!!好吧内心有点小崩溃。
我深刻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在时间的黑洞里盘旋不出而不自省。
课后仔细审视自己,我觉得我的时间黑洞主要有:手机控、拖延症、碎片化、内耗者、精力差。
首当其冲:手机控。
先来一张图: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我特意去看了下我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过去7天每天6小时25分钟(实际肯定大于这个数,因为是今天中午的数据),我每天的手机时间真的是称得上三分天下了 。朋友们不妨也去看看你是否也同我一样是个手机控?
这个深刻体会就是:我的注意力容易被手机吸引或转移:比如看个朋友圈不知不觉半小时就过去了。查个资料一不小心就被头条勾搭了,而等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十几分钟过去了,甚至更长。你是不是有时候也和我一样看起小说来就欲罢不能?
解决方案:定时定量看手机,尤其是娱乐性APP;断舍离删掉一些APP,取关一些公众号。
第二、拖延症。我自认为自己是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尤其对于不擅长的事情我是有意识的拖延,不太想开始还想做的好!结果就是拖到不了了之或是熬夜作战;思维容易被干扰,而放下手中的事情、放下的多了,之后也就补不齐了!甚至有些事情拖着拖着就不想做了,比如写毕业论文,当时我也是有计划来完成,但是刚好自己怀孕,我当时很焦虑,就给自己借口说不想久坐,不想总是对着电脑屏幕等等,一拖就是一年后,断断续续到现在也没有完成。
解决方案:1、细分每日任务,做好每日计划,把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罗列出来,匹配上合理的时间,落地实施。
2、一定要先行动,先完成、再完善。
第三、碎片化
我是个职场宝妈,需要我照顾孩子的时间也就晚上回家后的时间,按理说我应该有很多自己的时间,但事实上聊聊无几,为什么?因为我不够专注、不能很好地规划时间。很多时候我容易被其他人或事转移注意力,从而陷入了其他黑洞。我的砖块时间也就硬生生被我切成了碎片,结果就是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其他的计划也被打乱。
解决方案:1、刻意练习专注力。比如兴趣练习法——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划分时间模块、预留出自己的专属时间;在专属时间里就专注一件事。
第四、内耗者
我是个情绪很容易波动的人,脾气也不好。有时因为一件事会想很久,其实有时当时的想法是毫无意义的。有时候甚至会想的失眠,从而导致第二天精神很差。
解决方案:1、情绪爆发前,深呼吸,有意的提醒自己;2、按暂停键,转移注意力;干一些然自己能平静的事;
第五:精力差
作息不规律,总觉得自己睡不够,看书就想睡觉。一个事情如果长时间没有完成就会觉得吃力,记忆力差,尤其现在学习英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解决方案: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高质量的睡眠质量!
做好睡前准备,定时开关手机!
根据以上认知做点小小改变:
1、定时定量看手机,尤其是娱乐性APP;断舍离:删掉一些APP,取关一些公众号。
2、在做计划的任务时,将手机静音;
3、 刻意练习提高专注力:兴趣练习法,每天画一幅画;
4、做好每日规划,按任务轻重缓急罗列在笔记本上,落地实施
5、固定起床时间,用21一天逐渐养成习惯;晚上23点手机准时关机。
朋友们,你们都有哪些时间黑洞,快来找回属于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