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下简称《武帝纪》):“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举孝廉后先做“郎”,郎就是郎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是天子身边的侍卫。刚举得孝廉时并不授予实职,而是进入郎署任郎官,成为天子宿卫,这似乎是汉代惯例。或云“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查无史证。但《资治通鉴·汉纪九》和《汉书·董仲舒传》中都收录的董仲舒“天人三策”,其中董仲舒提到:“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应该是孝廉任郎中的出处。另有说法称,被举孝廉后,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在地方则为令、长、丞。
后来,孝廉不再直任郎中,而是需要考核。马端临《文献通考》:“后汉尚书侍郎三十六人……取孝廉年未五十,先试笺奏,选有吏能者为之。从三署诸(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满岁称尚书郎,三岁称侍郎,五岁迁大县。”这里的“后汉”不是五代的后汉,而是东汉。宫崎市定的《九品官人法研究》也提到,能任郎官的人“包含长期侍奉大儒的门人,及被举为孝廉考试合格者等”。汉顺帝时期似乎放宽限制,《通典·职官四》:”於是济阴太守胡广等十馀人皆坐谬举免黜,唯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馀人得拜郎中“。陈蕃当然也是举孝廉才拜的郎中(《后汉书·陈蕃传》:”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也就是说,此时默认举孝廉之后拜为郎中。照此观之,曹操举孝廉后为郎应该是正常流程。
除洛阳北部尉就比较有意思。洛阳分成东西南北四个辖区,辖区规模类似小县。尉一般与军事有关,洛阳北部尉有点类似于北京朝阳区公安局长。当然京官普遍比地方官高半级,所以曹操这个北部尉分量不小。一般郎官需要做一段时间以观察能力、熟悉政务,但曹操要求开通绿色通道,掌控实权。这时候有两个人出面了,一个是尚书梁鹄,另一个是尚书右丞司马防。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举荐曹操为洛阳北部尉(《武帝纪》引《曹瞒传》:”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王隐《晋书》:“博士马平议称京兆府君昔举魏武帝为北部尉,贼不犯界。”)。但是曹操更想要当洛阳令。梁鹄却并不答应,只给了北部尉(卫恒《四体书势》:“鹄之为选部也,魏武欲为洛阳令而以为北部尉”)。
梁鹄书法成就很大,但做官实在不怎么样。《后汉书·盖勋传》:”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可见其欺软怕硬。但是曹操升职这件事上梁鹄做得其实不错,毕竟小年轻曹操此时本事尚未显现,不可能直接授予大权。风水轮流转,曹操得势后还惦记着他,《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五》:“董卓之乱,鹄奔刘表。魏武破荆州,鹄惧而自缚诣门”;《四体书势》:“魏武帝破荆州,募求鹄”。曹操欣赏梁鹄的书法,不追究当年的旧事,但心里仍有芥蒂。《武帝纪》引《曹瞒传》:“及公为王……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司马防虽然不得不奉承,但话意也觉得曹操当时也就适合当个尉。
洛阳令地位不同寻常,不是想换人就换人的,曹操想当洛阳令,也得瞄准职位空缺的时机。关于此时洛阳令何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推测。《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八》:“(建宁元年,168)于是武、蕃以……虞祁为雒阳令”,而《水经注疏·卷五》:“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与处士平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全云:按《续汉书·五行志》注引蔡邕作夷齐庙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处士平阳苏腾字玄成……)“
因此,应该是174年尚书右丞司马防举荐曹操为北部尉,而曹操得知此时虞祁调任,洛阳令位空缺,有心争取,却被梁鹄判给了徐循。虞祁是党锢之祸时被士族集团推出来的,假如真的一直做到174年而没有受到牵连,那他扮演的角色就很值得玩味了。
年轻时的曹操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武帝纪》引《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宦官之后打杀宦官叔父,名声确实是出来了,政绩也不错。更重要的是,曹操此举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宦官集团划清界限,向士族集团示好。他对这个仕途起点也颇有感情,《武帝纪》引《曹瞒传》:“王更脩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
好处是润物无声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宦三代与天然盟友决裂了。何况蹇硕是灵帝身边的大红人,这一出实在是闹大了,《武帝纪》引《曹瞒传》:“近习宠臣咸疾之”。但是曹腾曹嵩一辈子积德,关键时候对冲了风险,“然不能伤”。佞臣也不是吃素的,捧杀这把戏从古代就有了,”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顿丘在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远远地把曹操打发走了。曹操在顿丘干了什么后人不得而知,但他自己挺满意的。《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清丰县政府网站上(顿丘与曹操 - 根在中原 清丰县站 (rootinhenan.com))收集有民间故事,讲曹操在顿丘如何整顿风纪、体恤民生,可供一观。
好景不长,曹操在顿丘只威风了一年,《武帝纪》引《魏书》:“太祖从妹夫㶏(音阴)彊(通强)侯宋奇被诛,从坐免官。”178年宋皇后被废,其父母兄弟皆被杀。宋皇后的兄弟宋奇是曹操的从妹夫,因而曹操被“连坐”罢官。前面提到的王甫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初,中常侍王甫枉诛勃海王悝及妃宋氏,妃即后之姑也。甫恐后怨之,乃与太中大夫程阿共构言皇后挟左道祝诅,帝信之。”巫蛊之祸遗毒无穷,两百多年后仍试之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