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s://36kr.com/p/5235900
01、换位思考是导致大多数问题的原因
你有碰到过下面这些事儿吗?
比如,觉得有位同事特别没有协作意识,要他配合的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再比如,觉得领导处事不公,自己已经是部门加班最多的人,却还不断地分配工作给自己。
还有,觉得自己带的人眼里没活,自己不去盯的话,哪怕事儿堆成山了也不会主动去做。
再有,觉得某位客户特别挑刺,一个方案来回让改7、8次了还要继续改,项目进度都被耽搁了。
......
这样的事儿简直举不胜举。
其实这些事,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缺乏换位思考导致的:有你缺乏换位思考的原因,也有别人缺乏思考的原因。
为何换位思考会是导致绝大多数问题的原因呢?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社会更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来的,换位思考不足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足,自然也就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既然现在知道了,那多多换位思考不就得了?你可能会这么想。
这个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个人换位思考水平的提升至少要经历三个层次:
◆第一层:知不知
◆第二层:能不能
◆第三层:愿不愿
02、知不知
几乎没人会认为自己不会做换位思考。
事实也是如此。
“心理理论”指出,人类先天就能够以推理方式理解自己以及周围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推理做出合乎社会期待的反应与行动。
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表明,我们在18个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同了。
艾莉森和助手贝蒂给婴儿展示了两碗食物,一碗盛满了好吃的小鱼饼干,另一碗盛满了生的西兰花。
所有参加测试的婴儿都更喜欢饼干。
贝蒂分别品尝了一下两个碗里的食物。
她在品尝西兰花时面带愉快的表情说道:“真好吃!”
而对小鱼饼干则做出厌恶的表情并说道:“好难吃!”
然后她把两碗食物同时放到宝宝面前,伸出手对婴儿说:“你能给我一些吃的吗?”
实验显示,14个月大的婴儿依然很天真地以为所有人都喜欢饼干,他们会把饼干递给贝蒂。
但是更聪明的18个月大的婴儿则会把西兰花拿给贝蒂,虽然他们自己很讨厌西兰花。
你看,我们还是一个一岁半大的宝宝的时候就有能力换位思考了。
但实际上,在很多场合我们又会忘了要换位思考。
我有一位号称特别擅于换位思考的朋友。
但他有好几次都是在我吃晚饭时给我打电话,而且每次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夏天还好,冬天等聊完天,饭菜就全都凉了,家里人还得帮我再热一遍。
为什么自认为很擅于换位思考的他还会做出这么“不换位思考”的事呢?
因为我家吃饭比正常情况偏晚,他给我电话时,他已经吃完饭一段时间了,压根没有意识到我其实正在吃饭。
所以,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而是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没在换位思考。
当然了,要做到在所有场合都换位思考,肯定是做不到的,而且也没必要。
但是,如果我们能多多提醒自己注意换位思考,对提升沟通水平和人际关系还是很有帮助的。
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两个:
① 在醒目的地方做提醒标识
比如,在座位的隔板上、电脑桌面上或者手机的日历提醒里记上“别忘了换位思考哦”,经常提醒自己。
② 每日做换位思考日复盘
比如,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做到3次换位思考,并每天晚上将这些换位思考的场景用文字再复述一遍。
通过每日复盘自省,也很有助于唤醒自己在特定场合下的换位思考意识。
03、能不能
能在特定场合下,自动唤醒换位思考的意识,你就具备换位思考第一层的水平了(做到这点,你至少就领先80%的人了)。
但意识到了换位思考,不代表你就能做好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定义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
因此,它至少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能否想人所想
◆能否感同身受
<address style="margin: 0px 0px 26px; padding: 0px 0px 0px 15px; border: 0px;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variant-numeric: inherit; font-variant-east-asian: inherit; font-weight: 400; font-stretch: inherit;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29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font-family: "PingFang SC", "Lantinghei SC",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WenQuanYi Micro Hei", sans-serif;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word-break: break-word; box-sizing: border-box; position: relative; color: rgb(66, 133, 244);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1、能否想人所想
</address>
处理人际关系时,之所以需要换位思考,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对方的行为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或目的,可能与你第一时间所想并不相同。
比如,对配合的事一拖再拖的同事,可能并不是没有协作意识,而是因为领导给他布置了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他没有时间来处理你的事。
再比如,不断给你分配工作的领导并不是处事不公,而是因为他自己事情太多,压根不知道你手上已经有很多工作了。
因此,有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后,我们至少还要掌握两个换位思考的方法:
①5why分析
会用5why,多问几个“为什么”分析出对方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或真正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想当然所带来的误解。
② 会提问和观察
很多时候,你在用5why分析时会缺少足够的信息,还需要通过提问和观察对方来获取。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透过对方的回答,以及观察对方在回答问题时的表情和动作,来分析对方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
如何设计和用好这些提问,就需要你投入一定量的时间来练习与沉淀了。
2、能否感同身受
</address>
分析出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后,不代表你就能感同身受。
比如,你的一位朋友要从公司辞职,你用5why问出他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经常要加班没时间陪家人。
这个原因不同人的接受度是完全不同的。
将家庭看得比工作更重的人就很理解,他们会说不能陪着家人,拿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呢?
而将事业看得更重的人就很难理解,他们则会说没有超出常人的时间投入又怎会做好事呢?
我们每个人与他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因素有很多。
①生物差异的不同
比如,有人是男生、有人是女生。
②成长经历的不同
比如,有人一直念到博士毕业,有人则小学就辍学。
③身份地位的不同
比如,有人是社会精英,有人则是底层人民。
④价值观的不同
比如有人信奉无神论,有人相信上帝。
⑤知识结构的不同
比如有人是物理学专家,有人是文学家。
⑥能力和资源的不同
比如有人身家千亿富可敌国,有人则身无分文吃个pei陵榨菜都是奢侈享受。
这些种种不同,都会导致我们很难与别人真正感同身受。
比如,你身为一名男性,再怎么感同身受,也无法体验女性生孩子时的疼痛。
同理,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再怎么感同身受,也很难体会苦行僧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大快乐的。
喜剧演员宋丹丹有一次在节目说,不知道挤地铁是什么感觉,因为她从来没坐过地铁,脱离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现在的她就很难再表演出接地气的小品了。
因此,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换位思考高手,一定要有丰富的阅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都有相对深入的了解。
能做到想人所想、感同身受,你就达到换位思考的第二个层次了。
04、愿不愿
换位思考的应用最终大致有四种方向:
①加以理解
比如,有人自己开车时,嫌行人争先恐后;自己走路时,又嫌开车的人不懂礼让。
换位思考就可以让我们能更理解对方,增加自己的容忍度,心情更舒畅。
②加以改正
比如,觉得自己带的人眼里没活,自己不去盯的话,哪怕事儿堆成山了,他也不会主动去做。
通过5why分析,得知公司文化就是如此,领导没布置的事下属是不敢自作主张去做的。
因此,自己就要换位思考,提前梳理好工作,并给下属明确布置任务。
③加以引导
比如,觉得某位客户特别挑刺,一个方案来回让改7、8次了,还要继续改。
通过5why分析,得知她因为怕把关不严,会被她的领导骂。
知道这个原因后,就可以换位思考她的难处,让她默许自己直接约她领导沟通方案,这样她就不用承担把关责任了。
④加以成全
比如,努力工作5年之后,你终于等到了一个升职机会,但跟你竞争的一位同事家里很困难,更需要这个机会。
假如你现在很清楚这位同事的真实需求了,也能对他的情况感同身受,你让还是不让这个晋升机会呢?
绝大多数时候,换位思考的本质还是为了自己。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或影响他人。
因此,前三种换位思考的应用挑战都不大,因为跟自己的利益没有冲突,甚至还对自己有利。
但第四种应用“加以成全”就不同了,它会跟你的利益发生冲突。
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后,你就不得不面临愿不愿意让利的问题了。
如果你能做到让利成全别人,你就达到换位思考的第三层水平,也就是“圣人”层次了。
05、小结
换位思考说起来容易,做到却不太容易。
不过幸运的是,只要你能达到第一层的水平——在特定场合下能自动唤醒换位思考的意识,你的沟通水平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了。
而做到第一层水平,只需要你能坚持复盘和提醒自己一段时间就可以做到了。
达到第一层水平之后,你就可以从容不迫地来挑战第二层“能不能”和第三层“愿不愿”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