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逆转》这本书是在当初毕业没多久在亚马逊买了格拉德威尔系列书籍,其他几本是:《大开眼界》、《异类》、《眨眼之间》、《引爆点》。三年多后重读这本书,发现里面的大多数内容都忘了😂,所以决定对于今后读的书籍写一个自己的总结,并且结合书中的知识说下该如何度过这个互联网寒冬。
《逆转: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有些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有些旁人看来得优势其实是劣势。掌握'以弱胜强'的内在逻辑,弱者就能反败为胜。
文章首先通过三千年前发生在以拉山谷的历史战役:巨人歌利亚和牧童大卫的战斗以大卫胜利的故事引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一些我们看来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产生于不平衡的冲突中;第二:我们对这些冲突的理解常常是错误的。具体的分析如下:巨人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强大,他是重装步兵,身材巨大(肢端肥大症),视觉重影,移动速度超级慢,而大卫则是以速度取胜,他是有经验的投石手,而且他并不计划和对方近距离徒手搏斗,而是远程投射对方的额头(巨人唯一的弱点)。
其次是通过介绍一直篮球队教练维威克·拉纳迪夫和他女儿安佳丽所在的弱队,通过压迫式打法:全场紧逼,限制对方发球和运球过半场,取胜比他们强的球队,最终获得全国冠军。通过这个例子作者说明,如果对手比你强很多,不要和对方直接正面的硬碰硬,这样毫无胜算,只有剑走偏锋才有取胜的可能。不按对手的套路出牌,是你处于劣势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一个选择。
看了上面的例子,我并没被说服,毕竟在我看了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通过个例就得结论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但接下来作者就通过数据说明了劣势和优势可以相互转化让我信服。书中通过一个家庭的财富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班级人数和学生成绩之间、权利的运作的数据分析得出倒U形曲线理论,它包括三个部分:左半部分表明做的更多或者拥有更多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平坦的中间部分表示d做多做少并不能改变多少,右半部分表示做的更多或者拥有更过的财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通俗的解释就是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文中还引申出富人家庭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要学会从说‘我们买不起’转变说‘我们不会买’。
总之,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优势和劣势有个进一步的认识,没有永远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和劣势可以相互转化,弱者想要战胜强者,必须使用非常规的战术。对应工作中,我的启示是:自己的iOS开发经验4年,在面对同一个岗位竞争的时,对比真正资历深厚的程序员而言,自己的劣势就是:技术经验可能不如人家。但是自己的优势就是年轻,有激情有干劲,薪水也比人家低,未来的可塑性比较强。在面试过程中就得展示自己的这些优势。但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自己的年轻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到那时又该如何保持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壁垒呢?我的答案是: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专业领域知识)和软实力(方法、沟通、学习能力、人脉资源)。
特别是在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到了下半场,最近互联网裁员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何度过这个寒冬?我的启示是: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我认为这次互联网寒冬对我们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是件好事,让人们的心里从浮躁回归理性。在太多人眼中,互联网行业是大家眼中的香馍馍,因为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人员涌入这个行业,从此这个行业出现了太多的不理性,特别是相关的培训机构的从各行各业中给这个互联网行业输入了大量的人,原本的供需平衡被严重打破,如今寒冬的一到来,正好是刺破这一泡沫。公司为了发展开拓新业务,往往持续招聘人才,公司人员就越来越多,寒冬一来,一些边缘业务立马收缩,人员如何安置,于是多出了大量人员,但公司从不养闲人,那公司就只能优化掉这些人员,这一点正好说明了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当行业冷却下来后,这些优化的人员出路如何,有的人会选择转行回到自己原先的行业谋求出路,一部分人选择继续在这行业发展,但他们看待这行业时是理性的,看待寒冬也是理性了,也不会不知所措。总之在寒冬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提升自己。
“智贵乎早决,勇贵乎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