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的那边

山色迷人

图文 | 王學藝

平原长大的孩子山总给他们神秘的魅力。

山在我的童年里只是抽象的,雨过天晴,夕阳西下,空山新雨后的红日映射地平线,遥远的天际呈现一抹山的轮廓。孩子们驻足村西麦场上,瞪大稚嫩清澈的眼睛,满脸的惊奇,满心的激动,情不自禁把小胳膊伸得笔直,呼喊着还不知的小伙伴,大声喊叫着:“看,山,山。”

只有夏天突降暴雨后,天刚好日落时段云开雾散,山起伏的线条方显现。否则,这样的景象难得一见。

年轮漫卷,时光荏苒,岁月冬去春来,从未见过山的孩子逐渐长大。开始走出自己所处的一隅,走近高山脚下,投入山的怀抱。曲折迂回的谷底遮天蔽日,一览众山小的巅峰心潮澎湃,群山层峦叠嶂,眺望不绝的深山大川,脑海总在盘旋,山那边有什么,那边的那边还是否有人,那边的人家是什么样子,生活方式和我们一样吗,他们又怎么会跑进那人迹罕至的地方,那边的那边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一抹阳光

每次在山道上,凝望着转瞬即逝的层峦叠嶂,山脚下那若星星散落,山腰若隐若现的屋舍,思绪都会不由飘散。

伫立山巅远眺,放眼群山绵延,总被这一连串疑问缠绕,无论如何挥不去这些疑惑。

初次真正走进大山是在广西,我一路瞪大眼睛瞅着车窗外,生怕错过大山的每一个细节,那是名副其实的深山,比我以前见过的山都大,貌似旅游才修了蜿蜒的水泥路。历经峰回路转才抵达龙脊。夜宿瑶家壮寨古朴的吊脚楼,忍不住请教陌生人这些疑问。来自湘地的人告诉我,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的祖先为逃避追杀来此定居,随后生生不息代代不止。

深山人家

这样的说法听来颇有道理。这里没有茂密的林木,秃山相连土地贫瘠,是靠天吃饭的闭塞之地。为获取食物,他们才不得不推坡平整,开垦田地,一代代人在一座座大山上穷尽其力,历经几百年前赴后继,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才形成今天的倚山梯次。但不同区域那么多群山,到处都有人的踪迹,总不能各地山里人祖先都为逃难,刻意寻觅不宜生存的深山老林生息吧。

一座座山像一个个解不开的谜,层层叠叠包裹着我。亦如浩瀚寰宇的边缘在哪里,边缘的外边又有什么景象,让我想到脑浆枯竭也弄不出所以然,把人缠绕得透不过气。

蜿蜒曲折

它不同沃野千里的平原,撒把种子就能果腹。也不像江河湖海旁的渔民,有着生生不息的水产资源,划船张网就能衣食无忧。平原沃土相对生存的容易,让我无法想象闭塞山里的情景。能理解的是有可发芽的土地,有维持生命的食物获取,这片土地就能赖以生存。

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都可以解释得通,也都不无道理,有些山里相较平原也许食物品类更繁多,食物的获取根本不存在问题。

重峦叠嶂

可百思不得其解是地球上众多的山,那么多的崇山峻岭,今天借助先进载具进入都困难无比,原始的远古靠脚力挺进,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奇迹。据说有些山里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连汽车都没见过,说火车就更是天方夜谭。那些号称十万大山之地,出山喻之比登天难,看来真的不难理解。

山那边的那边那些人家,到底是如何定居那里的,是否天神撒种子般撒了进去?山那边的那边还有何神奇故事,美丽传说?

一切都若谜一般吸引着我。

追逐梦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