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的一个小镇,越是相对封闭,越是民俗明显。
冬日里,烟花爆竹阵阵自是不必说。就是夏天,也少不了几个庙会。庙会是颇有特色的,每个镇子都有每个镇子的名人,他们或是辅助过周王的姜尚,或是当过上卿的管仲,庙会便围绕着这些名人展开了。街上变成了游乐场,各色游乐设施一应齐全——高高的摩天轮、晃悠悠的海盗船、忽上忽下的过山车,甚至还搬来一个个鬼屋。一台台大戏也是少不了的。庙会虽只三天,戏台却能屹立一周,无论是结婚、开业,都喜欢把庆典跟庙会赶齐了,给戏班子续点儿费,大家一起多热闹几天。街上成队走过担花筐的、踩高跷的、推旱船的。人们这几天吃喝玩乐,快乐得忘记了生活的压力,也不惦记人生的曲折。或许正是富足才让人们多了些文化活动吧。
还有桃花节,这也是一个盛会。
朵朵桃花盛开的时节定要在桃林里敲锣打鼓,来一场有声有色的汇演,各色美食闻风而至。
阜阳市的特色,剪纸是少不了的。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均是用剪纸作底稿的。
我已不能用苍白的语句去描述剪纸艺术的价值。它的消亡着实令人痛心。在我约摸七八岁的时候,身边的老年人就为我剜出花样繁多的蝴蝶,姿态各异的花朵,她们只是随手一剪,一样样事物就活灵活现。街上卖剪纸的艺人手艺更好。剪纸清一色的白,铺满摊子。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有衬托花朵的蜂蝶,有立在枝头的雏鸟,有双宿双飞的鸳鸯,还有涅槃归来的凤凰。牡丹不红,却雍容华贵;玉米不黄,却喜气洋洋;孔雀、美人儿,无不姿色动人。女孩子总是喜欢这些小玩意儿的。庙会上,看着忙碌摆摊的老夫妇,我想,长大后一定把这些艺术品都买下来,把老艺人请回家。可成长赶不上时光的脚步,如今十九岁的我再也见不到街头卖剪纸的老人了。会剪纸的人越来越少,十多年的时光足以送走无数农民艺术家。
餐桌上的礼仪也不一般,除了全国通用的长辈坐上席,上菜的顺序还有严格规定。婚宴的菜先凉后热,最后一个菜一定是圆子汤。白喜事吃饭是不能有汤菜的,就是提一下汤也是不礼貌的。
再有特色的就是小孩子的衣服吧。棉袄棉裤定当是奶奶来做,若谁家不幸,孩子生来就失了奶奶,这做衣服的活自然由姥姥担当。棉裤棉袄是暖和的棉花做的,做给自家孩子的衣服厚实极了。绣了花的单鞋经由姑姑的手,嫂嫂阿姨是没有义务给你做的。说来真是可惜,现在不仅穿不到了饱含深情的针线,就是原汁原味的图片也不好找。
既然题为“浅谈”,就谈到这儿吧。还有更多的节日民俗等着你探索,阜阳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