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经历要从一次陌生的上门咨询开始。
一天午后,那天同事们都出去忙了,办公室工位上只有我一个人。突然,三个男子敲门,一个年纪大一些,一个年纪小一些,还与一个是中间的年纪,单从面相上根本无法判断他们的籍贯、职业和来意。
“我们要找律师代理案件”,中间年纪男子开门见山。
“哪方面的?”
“商场买东西,买到不合格的了,想要起诉”
“到会议室谈吧”
我给三位各自倒了一杯水,分别递上名片,落座。
洽谈了解后,我才知道他们原来是打假人士,而且是职业服装打假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来郑州,三个人用了三天时间跑了六家大型商场,扫了四万多块的不同品牌的衣服,又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服装成分检测检验,在他们手中,购物小票、发票、衣服、检测报告一应俱全,此次前来目的就是委托律师立即启动诉讼程序。
我是一个不怎么逛街的人,对服装行业也不是很了解,也是第一次接触打假人士,固有观点认为,不管打假人士的动机、目的如何,假的就是假的,就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于是,我们迅速谈定了代理费价格,并与中间年纪男子迅速办理了委托手续。他们把相关材料复印件留下后就离开了。
第一步,我先向六家商场发送了律师函,函告商场速速来谈,但均无回应。
第二步,我立即向六家商场所在地的三个法院提起诉讼,办理了立案手续。传票送达后,陆续有商家给我联系,注意,不是商场,而是具体品牌的经营者。
A品牌 通过律师同事找我谈,几轮与当事人沟通后,迅速和解;
B品牌 通过律协领导找到我,与当事人沟通后,艰难和解;
C品牌 直接约我到咖啡店,大吐苦水,将心比心,沟通后和解;
D品牌 委托律师到法院谈,在法官的努力调解下,调解结案;
E品牌 坚持与打假斗争到底,应诉,败诉解决;
F品牌 委托律师应诉,抓证据漏洞,我们一方败诉;
……
最后,六家商场,我们庭下和解了四家,胜诉了一家,败诉了一家。
这次“打假维权”经历,让我对打假人士、被打假商户都有了重新的认识。
首先是打假人士,他们是斗士,但又不是代表正义的斗士,他们的动机中充满了“劫富济贫”的思想,他们的目的受到了金钱的引诱,但他们既然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我国立法部门在明知道打假维权饱受争议的情况下,还是在解释消费者法律条款时,选择站在了支持打假的一方,因为,打假人士打的根本不是假货,而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其次是被打假商户,他们不负责生产,却要为生产厂家的假货埋单;他们的产品原本没有大的问题,却要为商场的压力不得不低下头和解;他们有的真的是经营困难,入不敷出,但也有生意很好却要装可怜诉苦水。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假货毕竟在道德和法律上均站不住脚。所以奉劝商户,请在进货时,学点专业知识,打假人士就在你身边。
“打假维权”经历真的一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