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概括
葛利高里是家境殷实的哥萨克麦列霍夫家的小儿子,他爱上了邻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亚。父亲大怒,让葛利高里与另外一个女子娜塔莉亚结婚。婚后不久,葛利高里带着阿克西妮亚私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利高里应征入伍。受伤回乡时发现阿克西妮亚已成为地主情妇,葛利高里与娜塔莉亚重归于好。国内战争开始了,葛利高里参加了红军,但与滥杀俘虏的红军波得捷尔珂夫发生冲突。顿河地区出现第二次叛乱,葛利高里卷入,在白军中升至师长。白军中的残忍行为使葛利高里的良心受到拷问,因此,他脱离了白军,抱着赎罪的心情再次回到红军队伍中,但无法得到红军的信任。顿河地区的动荡毁掉了葛利高里一家,父母、哥嫂、妻子都离开了人世。葛利高里返回家乡,面对肃反委员会的审查,他选择了逃避,加入了佛明匪帮。逃亡中,阿克西妮亚中弹身亡。最后,葛利高里孤独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二、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
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的一个哥萨克家庭。1911年上学,1918年因战争而辍学,是顿河地区严酷斗争的目击者和参与者。1922年,来到莫斯科,次年发表处女作《考验》。1924年,返回家乡。1926年,小说集《顿河故事》(内收《看瓜田的人》、《胎记》和《死敌》等)出版,这些小说把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或个人关系间展开。同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8年发表第一和第二部,全书于1940年完成。1932年,完成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第二部完成于1960年)。小说中达维多夫和梅谭尼可夫等形象鲜明生动。卫国战争时期,以记者的身份上过前线,写了短篇小说《学会仇恨》等作品。1956年和1957年之交,发表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描写了小说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所表现出的坚韧品格。其中,英雄品格凡人化是作品的重要特征。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9年,完成《他们为祖国而战》第一部。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他的作品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变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
三、《静静的顿河》的主题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小说的背景是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的国内革命战争)和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小说的情节基础是哥萨克青年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以及哥萨克群体在动荡的历史年代中的变迁。中心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葛利高里的悲剧首先和历史因袭的重负相联系。在他身上既有哥萨克优秀青年勇敢、刚毅、淳朴、善良的一面(如本选文中他割草时误伤小野鸭的场景),但又有着盲目的优越感等哥萨克落后的传统观念。这就造成了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他的矛盾和痛苦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不可分开。同时,葛利高里是一个勤于探索的年轻人,有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他的探索又缺乏深刻的思辨性。他在一次大战中第一次杀死一个奥地利士兵时,立刻感到内疚,很自然地接受了贾兰沙抨击帝国主义战争的见解;他与滥杀俘虏的革命哥萨克也没有波得捷尔珂夫之间的激烈冲突,也反映了主人公嫉恶如仇的个性。他的每一次摇摆都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和一次净胜的探求。但是,缺乏深刻的思想探索,不能理解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的抉择,其结果只能是悲剧性的。当然,作品描写了苏维埃政权中的某些人对哥萨克采取的过火政策,这也是导致葛利高里左右摇摆、走向悲剧的一个外因。本选文描写了主人公悲剧性的回归。小说中的哥萨克女性形象阿克西妮亚和娜塔莉亚同样塑造得相当成功。
四、艺术特色
《静静的顿河》结构宏大,气势雄浑,格调悲壮,具有史诗的风格。作家的目光并非仅仅停留在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上,而是将笔触伸向了广阔的社会空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小说中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个人命运与社会冲突相互映衬,获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在叙事方式上,小说没有刻意制造的悲剧效果,却将读者引向更为深远和开阔的精神境界。小说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在哥萨克民风民情的描写和民歌民谣的运用上,极具特色。作品笔调清新,语言幽默,充满顿河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