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今年5岁,幼儿园中班,按照爸爸妈妈的理解,幼儿园不就是送去玩儿的吗?可是从上中班开始,让爸爸妈妈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幼儿园开始留作业了。
每周两次,一次写数字,1,2,3,4,5,……一次写基本笔画,横、竖,点,撇,捺,作业量是“田”字格的本子一页。
爸爸妈妈尴尬了,该不该敦促着自家娃完成作业呢?
先不说幼儿园该不该布置作业,先说说自家娃的表现吧。每当爸爸妈妈回到家,奶奶先告状说幼儿园布置了作业,小宝不写作业要先出去玩,然后就是奶奶和小宝关于先出去玩还是先写作业的争执。
“先出去玩吧”,妈妈发话,作业回来再写。“耶”,小宝欢呼着,好像放下了心里的巨石,开心的出去玩儿了。
玩完了回来,爸爸说,“晚饭也吃了,玩也玩了,该写作业了”。小宝一脸的“我没听见”,家里转悠来、转悠去;看见爸爸妈妈,当作没看见,迅速溜进奶奶房间。
一转悠就转到了8点半,奶奶喊,要洗澡了,然后…… 9点到了。
爸爸实在忍不住,拉着小宝坐到书桌前,铅笔塞手里,该写作业了!
小宝:好吧,好吧。写着写着,我不想写,我都会写了,写得手累了……一边写,一边各种叨叨。等到在爸爸的威逼利诱下写完一页作业,都晚上10点多了,有次甚至晚上11点还在爸爸的监督下写着作业。一写完就在爸爸怀里睡着了。
看着自家的小宝贝被作业如此折磨,我想起了我小时候。
我是80后,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小学是六年制,有一年的学前班学习,所以整个小学是7年。学前班就相当于今天的幼儿园。
学校严格遵循国家规定,没满7岁不能上学。于是7岁上学前班,8岁上一年级。学前班会教授写数字,加减法,拼音等,为正式的小学一年级做准备。
还记得在学前班开学前的那个下午,妈妈在家教我写数字1-10,其他数字都还好,写了几遍都会写。唯独“8”,妈妈怎么教我都不会,中间怎么扭来扭去就是扭不转,于是妈妈教完了后,我依然我行我素的,用两个“0”代替。那时候,我已经7岁。
小宝现在5岁,开始写字也比我那时候提前了2岁。
就像小宝“叨叨”的,“我已经会写了”,观察发现,他确实都会写了,从1写到十几都不成问题。问题是,都已经会写了,这样重复大量的练习,有意义吗?
幼儿园开始留作业,让我很尴尬:要配合着幼儿园,“欺负”自家的孩子吗?
不配合幼儿园,让孩子随意,家长的态度会不会让孩子认为作业不重要,以后面对学校的作业,社会上的“作业”,也随意处之;配合幼儿园,威逼利诱着孩子完成如此大量的作业,讲真,孩子有压力拖延,看着孩子这样,家长我心里也有很大压力:长此以往,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
为了应对幼儿园的作业,减小孩子的压力,我建议孩子把一页的作业分成两天写,一天写一半,这样孩子每天的作业就少了一半,压力也小了些。孩子很开心的接受了我的提议。
孩子面对写字的种种行为,是不是很眼熟,不就是我们成人的“拖延症”吗?为什么会拖延,因为作业让他感受到压力,没有兴趣,又不得不完成,所以不愿意面对沉重的作业。
孩子5岁,身体都没发育好,过早的握笔写字,可能导致手指发育变形。看看我们的手指,是否还有写字留下的痕迹。我的右手中指稍稍有些不正常的弯曲,是长期写字导致的变形,7岁开始写字尚且如此。
幼儿园的初衷是好的,让孩子通过大量练习,学会基本的书写,为小学教育做准备。可是与孩子年龄不符的大量的练习,养成了“拖延症”的不良习惯,是让孩子想到学习就沉重的心理压力,在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下,日复一日,孩子还会对书本保持最初的那份好奇与热情吗?这样的作业对幼儿园的孩子真的是好事吗?
幼儿园为了配合小学的教育,难道除了过早的教授孩子写数字、识拼音,就没有其他可作为的了吗?我想不是,教育讲究因材施教,这个“材”可以是孩子的特长、爱好,也可以是孩子不同年龄段发育的特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自己的身体、心理特征。
幼儿园的孩子爱模仿成人,识记能力特别强。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多阅读,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多识一些字,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阅读。能认识的字多了,可阅读的范围就广了,就可能接触到不局限于眼前所见的、穿越时间、空间的世界,引发更抽象的联想和认知。
同样的,遵循孩子兴趣的情况下,带孩子涂涂画画,运动玩耍,既能让孩子保持兴趣,又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艰辛,感悟点滴精进的过程。
为了让孩子会写数字,记住各个数字的外形,幼儿园会编各种顺口溜,把数字和各种形象关联,比如:1像铅笔,2像大白鹅之类的。然后每当你问小朋友,1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就是“1像铅笔”。难道“1”不能是别的?1加1只能等于2?
孩子群里有位家长发了幅孩子画的画,稍稍有些抽象,上面蓝色的一团是天,下面绿色的几团是草,中间一些线条是树。发这幅画的家长在去群里发了个“不忍心看”的表情;老师评价说,需要更具化一些。
国外的一些画,各种流派,有些画,我们普通人一看,“这是什么鬼?”可是大家都很认可,这是国外XX画家的画,就算不认可,也能试着去接受。因为这是著名“画家”的画。为什么我们能接受那些什么派的看也看不懂的的画,就不能能接受自己家的孩子画抽象了些呢?
近些年受西方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总是在说要学习西方的教育,要开发孩子想象力,开拓孩子的思维。可是教育现在在做的事难道不是在固化孩子的认知,与最初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