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我觉得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理财是刚需,要每日精进。
看到大巴老师画出他的职业生涯和理财生涯的时间轴,我也想回顾一下自己的理财之路。
01
理财意识的启蒙源于财务状况出了问题。所以,开始节流,开始了记账的习惯。
2013年我开始记账。通过记账看到自己的钱都花到了哪里,自检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关注自己的花销比例,看看哪些可以少花,尽可能把钱花在刀刃上。记账的习惯让我开始慢慢有结余。
02
2014年我开始每月定存。随着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理财知识的渴求,我利用互联网资源在网络上学习,也通过阅读系统地了解了更多的理财知识。
投资是理财的一部分,股票投资是理财书籍中经常被提到的投资方式,所以我开始阅读股票相关的书籍。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2014年4月我就小小的尝试了一段时间的股票投资。恰巧当时有同事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有不明白的我就向他们请教。这段股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也为后来我更好地学习理财打下了知识基础。
我在视频网站搜索各种理财视频时,无意中接触到了刘彦斌,他把理财讲得通俗易懂。其中理财的蓄水池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就买了刘彦斌出版的理财相关书籍阅读学习。也是在那时候,我开始认识到保险的必要性,有了风险控制的意识。
互联网上关于理财的学习资源特别多,比如她理财、简七理财、理财巴士、水湄物语和长投网等等都是那时候我关注和学习理财的途径。
03
2015年1月我筛选了自己接触到的互联网理财资源,开始聚焦理财巴士平台学习理财,开始基金定投。6月我成为理财巴士的会员,跟大巴老师系统学习理财至今。
2016年我持续基金定投,学习资产配置,把家庭保险规划提上日程。
7月我跟随新会员课程和作业再次系统学习理财,我想要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
史帝夫·杰伯斯(Steve Jobs)在2005年6月对斯坦福大学全体毕业生的演讲词中说: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回头看看走过的理财之路,我惊喜的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都串在了一起。
04
大巴老师告诉我们理财有四大金刚:开源、节流、风控、投资。
理财不等于投资。通过理财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现在的我更倾向于通过被动化的投资和资产配置来管理自己的资产,尽量减少在投资方面所花的时间,更注重开源。所以,我坚持定投,坚持资产配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关注职业发展上。
05
我是一名理财爱好者,我认为学习理财是刚需,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理财达人。
在理财的打怪进阶之路上,大巴老师把练级之路分为七段:
一、门外汉:强制储蓄,至少存下收入的十分之一。
在《节俭的力量》一书中塞缪尔·斯迈尔斯说:把储蓄当成一种固定开销,就像每个月一定要付钱买米、买盐一样。每个月的工资到手之后,先抽出一部分钱来放到银行存起来,剩下的钱再安排家庭开销。他称之为“付钱给自己”。
二、理财小白:记账,有目的的节俭,把钱花在刀刃上,进一步提升结余比率,目标是结余比率达到30%,甚至50%。
记账是理财的基本功,记账的习惯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三、理财进阶:关注未来的钱,保障、养老、教育金。
在大巴老师的指导下,我现在开始为保障和养老做储备。
四、理财达人:只做自己能够搞懂的投资,不断学习。
我的目标就是达到理财达人的阶段,我会持续学习,每日精进。
五、理财高手:理财规划,建立全球资产配置组合。
关于资产配置组合,最终我会借助专业机构优化资产配置组合,如谱蓝APP。
六、理财专家:游刃有余,以理财为事业。
做个理财达人是我的目标,以理财为事业不是我的方向,我的方向是成为生涯咨询行业的精英,像贾杰老师、古典老师一样。
七、 理财大师:精神领袖,影响更多的人。
我的理财导师是大巴老师,你可以在喜马拉雅上搜索“理财巴士”,或者关注他的微信公众号:licaibus。
你开始理财学习了吗?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需要。
理财学习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