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平原靠近秦岭南麓深处的地方,海拔升高,像一个无形的楔子插入秦岭山脉,大坝沟就在这道口子的边沿上,年轻的人们都离开这里外出务工,易受惊吓的朱鹮却喜欢这里,经常翩然而至。
五月的时候,罗建成老汉在自家的西瓜地里压蔓,外孙女就跟在后边,手里拿着一根稗草嘿嘿地冲着他笑。这时候,他就会停下手中的活,俯下身子,把孙女揽入怀中,用脸颊蹭着孙女温热的小脸蛋。罗建成老汉老伴去世的早,膝下无子,这是他唯一的女儿所生的孩子。前几天女儿来电话还说因为没有城镇户口,孙女在城里读不了书,她打算在城里买房,还差一些钱,问家里看能不能给支援一点……
罗建成老汉望着孙女那可爱的模样,就害怕把娃在这偏僻的地方耽搁了。这个地方他呆了一辈子,什么时候车前草从去地里的路边顶着淡黄色的脑袋冒出来;什么时候黄牛开始发情,哞哞直叫;什么时候天气变冷,秦岭开始呈现黛青色,他都晓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他经常觉的自己就是这大地上的一株植物,充满固执和留恋;但同时他感觉娃娃应该是这大地上轻快的蒲公英,能飞多远就飞多远,怎么能让娃长久呆在这个地方呢?
他脱了布鞋垫在屁股下边,然后缓缓地坐了下去,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烟,点燃之后,他就像瀑布后边水汽弥漫的青石崖。他疑云满腹地望着今年看着长的并不咋样的西瓜蔓,不知道是今年不稳定的气候造成的还是肥料有问题。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有几个人开着车子来村里宣传肥料,其中有一个人他认识,是马畅镇双庙村农资店一个姓杨的老板。当时很多人听有小礼品赠送,都围过去看热闹,但是大多数人也只是听听而已,他们对这种流动的卖东西的人有着戒备感。因为前几年,有人用车子拉着肥料,价格便宜,还宣称专用肥,结果那一年很多村民的庄稼都没有收成,大家伙儿自然形成了戒备心理。遇到这种事,农民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没有人会去承担他们的损失,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出现问题以后,孩子上学,看病住院,修房子,一切的一切就像高山一样横亘在他们面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清明节前,平原地区的油菜花盛开,像连绵不断的黄绸缎延伸到远方,育秧的时间到了,西瓜苗从育秧盘里伸出胖嘟嘟的脑袋,一边的叶子上还带着原来的壳。知道前十来天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罗建成老汉又忙绿起来。苗子大概有五六公分的时候,就给秧苗搬家了。新“家”用泥团做成,里边搅拌着肥料的颗粒,主要起保水保肥的效果。为了做这个,他要蹲着做,还要时不时站起来去照料孙女,他经常在夜间往身上的各个关节上抹上红花油。土地经过前期的翻耕、碎土、起垄、覆膜,已经像一个营养丰富的妇女在等待着孕育生命。等到苗子种下去成活之后,他就会站在地边,充满希望地望着田野;同时他也会捶捶自己的后背,咳嗽几声,吐出一口痰来,这几个动作完成之后,一切劳累好像都烟消云散,等到来年,他又可以像上紧了的发条一样劳作这这田地里。
六月下旬,炎热的天气还在持续,西瓜贩子出现在了大坝沟。傍晚的时候,罗建成老汉像往常一样背着手走在西瓜地边。他不觉得热,因为大坝沟海拔高,树木成荫,早晚凉快,是城里人羡慕的避暑胜地。客商前几天来看过他的西瓜,今年天气和气温不稳定,很多地方的西瓜都长势不行;但他地里的瓜蔓葱茏,把整片地都盖住了,西瓜个头比较大,每个都有十五六斤,还很均匀,关键口感吃起来的确很不错,很快就以每斤五毛五的价格成交了。客商问他怎么种出来的,罗建成老汉自己都有些纳闷了,前期苗子看起来长的不咋样,为什么后边产量还这么好,西瓜的口感也很不错,这种事情自己还是第一年遇到。
七月,豇豆架子上的豇豆还没有收完的时候,农资店的杨老板和肥料厂家的人又来到了大坝沟。罗建成老汉一眼就认出了是上次来的人。他急匆匆地返回家里,从柜子里边拿出一个肥料袋子,朝着他们急忙走过去。杨老板问大家今年收成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说,人家这肥料的确不错,种的豇豆现在还绿着呢,往年的时候,秧秧早都干了。罗建成老汉也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指着崭新的袋子对大家伙儿说,这叫“美丽”的肥料好的很,今年种的西瓜个头大,产量好,俺今年西瓜都买完咧!很快就有人笑话他,指着口袋说,这不是叫“镁立硼”么,人群中传来一阵笑声。罗建成老汉挠了挠脑袋说,后边这个字认不得,反正就是那个云天化厂的,人家说这个肥料里边中微量元素多哩。俺害怕把肥料名字忘了,来年不好买,还特意把袋子保存起来,放在柜子里。接着,又有人问产量多少,卖了多钱,让大家伙看看,罗建成老汉说卖下的钱都给女儿买房咧,以后孙女要去城里念书哩!说着他把孙女抱在了怀里,脸上浮现一丝自豪感。有人问他,孙女走了他一个人不心慌?不想孙女吗?他立马回应说,咋会心慌,这娃在俺跟前把人整的,正盼着她妈把娃接走哩!说着这话的时候,罗建成老汉不由自主地抱紧了孙女,大家看到这一举动,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僻静的大坝沟又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