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带泪 撕开基层形式主义的伪装
小品常以欢笑洞察社会现象,2025年春晚的《花架子》,它用诙谐演绎,将基层工作里层层加码、摆花架子、不务实事的乱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看似搞笑的小品,我品出了辛酸与无奈,它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划开了形式主义的伪装,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危害。形式主义宛如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政府与群众之间,不仅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更动摇了政府的公信力。身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服务在群众最前沿,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务本、亲民、正位”理念,坚决向形式主义说“不”,让基层工作回归务实为民的正轨。
“务本”为要,守好“本分”,断了它的“歪门邪道”。在小品《花架子》里,基层形式主义乱象丛生,背离了“务本”精神。垃圾桶成了摆设,禁止倾倒垃圾;饭店过了特定时间便不让使用明火;刚下完雨,地面本就潮湿,洒水车却依旧照常作业,甚至厕所上锁,群众被迫上山解决基本生理需求……这些行为,不仅让公共设施失能,更彰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泛滥。身为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基层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守务本之道,明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群众谋福祉,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不偏离职责范围,不越界、不敷衍,坚决抵制形式主义等歪门邪道。要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摒弃那些繁文缛节和表面功夫,将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工作中,让基层治理回归为民服务的本位。
“亲民”为基,修好“根基”,斩了它的“官僚尾巴”。在《花架子》所描述的情况中,相关部门没有与商户进行任何沟通交流,单方面规定饭店门口必须统一摆花架子,不摆不让开门;灯箱要求必须有英文标识,跟国际接轨。这些规定表面看着光鲜,实则脱离实际,导致商户们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浪费时间精力做这些无意义的装饰,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伤害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是典型的脱离群众、“官僚尾巴”作祟。身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与人民群众交朋友、拉家常,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难诉求。在开展工作时,要站稳群众立场,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实际情况,提前征求群众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正位”为纲,固好“大纲”,拔了它的“错位毒瘤”。小品中,雷镇长随口一句“商户玻璃脏了要擦一擦”,经过层层加码,最终演变成“每天必须擦一次玻璃”的硬性任务,看似是思想重视、追求高标准完成任务的“层层加码”,实则是严重的“错位”行为。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执行者未能正确理解指令本意,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严格,脱离实际情况,全然不顾商户经营实际与群众需求,让原本便民的举措沦为“面子工程”。身为基层干部的我们,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向,在执行上级政策时,准确把握政策意图,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执行方案,避免盲目跟风和层层加码现象。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不盲目追求政绩,不搞虚假政绩,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以实际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