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小春姐~
前几天,我在某号上看到一篇卖写作课程的文案,里面有一个观点提到:要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或者顶尖人才,只要练习10000小时就够了。
这个理论是不是听起来特别“不明觉厉”,其实它来自于作家格拉德韦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一万小时理论”。
他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从平凡到超凡,从小白到专家,真的只要练够1万小时,就可以了吗?
今天小春姐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1. 你不是有十年工作经验,而是一个经验用了10年
最近,我工作中结识的一位朋友,准备换工作了。
她给我发微信,吐槽现在的工作又多又累,而且她工作7年了,依然是最普通的业务员。虽然很努力,却一直在原地打转。
她自己总结说,工作这么多年,除了工作经验,好像什么都没有。
工作经验本应该是职场中最大的优势,但是对她貌似也没有什么卵用。
这让我想起了职场上一个很经典的段子:
一个人跑去问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您还不给我涨薪水呢?
老板回答说: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呢?
其实想想看,10年的工作经历,算一下早已超过10000个小时了吧?
按照10000小时定律,这个人早就应该升职加薪,不说成为专家,至少也能带团队了吧?
可为什么他的薪水还是和十年前的一样,毫无变化?
老板的话,虽然扎心,但也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工作时间并不等于经验。做得越久,也不代表你在进步,你只是比之前更熟练了而已。
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格拉德韦尔的一万小时理论是不对的呢?其实也不尽然,它只是缺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刻意练习。
这个刻意练习法,是目前为止主流承认的最牛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春姐将从两个点讲讲如何刻意练习,才能在任何一个领域真正实现从小白到大神的蜕变~
1)走出舒适区
2)即时反馈
2. 跳出舒适区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有研究称,人在学习的时候,大脑有3个区域:舒服区,恐慌区,学习区
给大家解释下:
“舒适区”指的是对我们来说没有难度或者我们已经学会的知识。比如读一本娱乐杂志,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费力,它就是我们的舒适区。
“学习区”就是对自己有挑战,但通过努力就能掌握的知识。比如读一本观点内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书,经过思考后,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这本书就是我们的学习区。
而恐慌区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物,学习起来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奔溃以致放弃学习。比如读一本晦涩难懂的文献。
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再回到上面的例子:
那个工作十年的人看上去确实很有经验,但其实一直在简单重复早就学会的东西,处于舒适区,自然没有成长,所以没能加薪也就能理解了。
再举个富兰克林下象棋的例子。富兰克林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个嗜好,就是下象棋。
他下国际象棋的时间,没有上万小时也有几千小时,但令他非常恼火的是,他总是成不了一流高手。
一个写作,发明都这么牛的一个人为什么成为不了一流的国际象棋选手呢?
原因很简单,富兰克林只是把下国际象棋当作一项休闲活动,有朋友来了,下一盘。而没有专门找一个教练,记录每一个棋局的变化,研究棋局。
所以,他只是机械地积累下棋的次数,并没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提高下棋的能力。
就像有些人一天到晚打牌,打麻将,但很难成为赌神的道理是一样的。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舒适区活动是不会有长进的。那太舒适了不好,我直接跳到恐慌区,不断给自己施压行不行?
小春姐觉得最好不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抗压能力的,如果一直在恐慌区活动,很多人更可能会因为过于焦虑,最后自我放弃。
所以,总结一下,真正的一万小时定律应该是跳出舒适区,避开恐慌区,花一万小时保持在学习区的状态。
这样刻意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学习区就会慢慢变成舒适区,一部分恐慌区也会变成“学习区”。
循环往复,我们才有可能在新的领域成为一个专家或者佼佼者。
3. 不要以为走出舒适区就够了
说到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你也许发现,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相对较为容易,然后你会继续逼迫自己。
但有时候盲目逼自己硬干,不仅自己累,效果可能还不尽人意。
这个时候不如停下来,找找问题。这也是今天小春姐要告诉你的一点,就是即时反馈。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音乐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音乐成绩总是上不去。
后来发现,他在练习时,没有人给他提供任何反馈,也就是说,没有人听他练习并指出他的错误,而这位学生看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练习是不是出了错。
“你有多少次正确地弹奏了曲子?”
“唔,我不知道……一次或两次吧……”
这就和我们从小学习需要老师,健身需要私教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最后,小春姐总姐了一句话,需要你慢慢去体会:
在职场上,要想有所成长,就尽量不让自己把太多时间花在舒适区里,给自己一个个合理的目标,然后去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反馈并且不断地改进。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结束,小春姐还想说一句:
其实你看完这篇文章,没有任何价值。但是看完后的思考,思考过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从今天起,不如选择一个自己一直想挑战的事情,一点点去拆分成自己能接受的难度,去练习,反馈,改进。我相信,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很感激今天行动的自己的~
作者介绍:小春姐,50万人关注的生涯规划师,曾任职上市公司,某知识付费平台千万级变现项目负责人,新晋创业者,马拉松边缘选手。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进击的小春姐」,查看更多文章。
回复「书单」,获取每周两次实体书赠送活动抽奖入口。
回复「课程」,给你赠送直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