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不一样的条件求和函数

比较常见的条件求和函数有SUM,SUMIF,SUMIFS和SUMPRODUCT等函数。本期介绍一个相对比较少见的条件求和函数DSUM。

基本用法

语法及主要功能:DSUM(database, field, criteria)

返回列表或数据库中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字段(列)中的数字之和。

Database (必需):数据区域;Field (必需)查找返回值的标题或求和函数所在列的列数;Criteria(必需)条件区域。

1.单条件求和

如图,统计B公司发行债券的规模,输入公式:

=DSUM(A1:E43,B1,G2:G3),或DSUM(A1:E43,2,G2:G3)

“2”表示第2列,B1所在的列为第2列,所以可以用2来代替。

2.多条件求和

条件在同一行,即横向排放条件,表示“且”的条件;若纵向排放,则表示“或”的条件。

如图统计B公司发行日期在2018/01/25以后的债券发行规模。该条件区域表示“且”的条件。

若统计B公司或日期区域2018/01/25(发行日期)—2022/08/30(到期日期)债券发行规模,输入公式: =DSUM(A1:E43,B1,H2:J4)。

这个函数是不是可以很好的解决我们“且”与“或”条件求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