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孙某,好咬文嚼字。一夕寝,推妻,曰:“贤妻,速燃银釭,汝夫为毒虫所袭。”言者再,妻不知所云。痛甚,急道:“老婆子,快点灯,我被蝎子蜇了!——《某古代笑话集》
大概是在小学二三年级时,某次作文中,我颇为机智的使用了刚刚学到的“五光十色”或“车水马龙”一类的成语,并获得老师的高度赞赏,从那时起,自己便不知不觉成为“成语症候群”中的一员。遍寻新华书店,淘到了一本类似《成语分类大全》的工具书常备身边,每逢作文时,便不失时机的把这些四字格妙语倾倒在原本空洞浮夸的内容中,在那个以文章工整和引经据典为美的时代,倒也博得了老师和同学口中颇具文采的些许浮名。
此后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中,除了成语之外,又储备了更多“高逼格”的词汇,并视之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利器。“诠释”取代了“说明”,“模式”被转换为“范式”,“动因”替换了“原因”,由专业词汇、成语、排比句和多重复句构成的四件套喷薄而出,在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可研报告和商业计划书中肆虐,也在他人不明觉厉的困惑中收获一些莫名的快感。
直到某天,在博客上读到一个儿时伙伴的文字,在此之前,一直对读书时代文笔平平的他竟然会在自媒体上有众多拥趸而感到不解。几篇与他个人经历相关的随笔读下来,质朴的语言,凝练的短句,没用什么对偶排比、也几乎没有任何成语和典故,但不经意间,电脑一端的我眼角却慢慢湿润起来。讶异之余才发现,这种举重若轻的风格,其实才是自己最缺乏的。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继续在PPT会议与路演的江湖中码着四字箴言,却越发感到惶恐,这种惶恐随着自己的文字出现在一些报刊和图书上与日俱增。有时也会安慰自己,毕竟金融专业出身的自己也不算是专业码字的,匠气重一点倒也无伤大雅;但也由此引发一些思考:为什么儿时便研读《成语大全》的自己,却只能用滞涩而缺乏灵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渐渐的,对此有些感悟:无论是一种心情,还是一种观点,想对他人产生触动,终究是要有感而发;而成语也好,排比句也好,如果恰好契合自己的心境,自然会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可惜这种情境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套用的四字模板,终究不如自己随性的表达来的更为自然;况且,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对于读者来说,未必了解自己引用的每个成语的意蕴和每个典故的出处,这样一来,便更是弄巧成拙了。
当然,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成语所具有的感染力是自不待言的,时至今日,在那些需要宏大叙事的场景中,一手好的成语+排比的功力仍然会让自己的表达更具气势。但从大趋势来看,在这个人们日益向往简单、渴望真诚的时代,无论承载商业目的的营销和路演、抑或是向或熟悉或陌生的群体分享感悟、寻求共鸣时,少一些文过饰非的华丽辞藻,多一点简朴平实的“人话”,终究不是坏事。回想《甄嬛传》播出后,微博上风行一时的“说人话”造句系列,不就正是这种返朴归真潮流的投射吗?
文字如此,其他领域亦然。在最近读到的《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中,希思兄弟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理念,即“知识的诅咒”,大意是说: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事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此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猜者那一方的心理状态。不少在各自领域颇有所长的专家,在向公众传播理念时,却往往遭遇巨大的挫败感,想来是与这种“知识的诅咒”不无关系吧。
行文即将结束,数了数自己前面的千把字中,竟然还是用了十多个成语,而这还是至少删掉了十余处成语和生僻词后的结果,可见“多说人话”实在是知易行难(对不起,又来一个),但无论如何,我已经在路上,也希望与有类似感触和困惑的同路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