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然
老陈,今年五十六岁,他是畈背陈村菊花种植大户。
三年前,老陈的侄女嫁到江西修水县,他随一帮兄弟叔侄去做新亲。席间,老陈了解到侄女郎那个村子许多人种菊花,挣了钱,发了财,甚是羡慕。他心痒痒地想,人家可以种菊花,他也可以种菊花。
开春时,他拿出最肥的田,从修水县买来菊花苗,种了十亩贡菊。他一门心思扑在菊花田里,精心抚弄这些菊花,无论天晴下雨,从不敢怠慢。
这样一来,家里家外都撂给老伴,老伴可不高兴了,生气地说:老东西,我看你是着了魔了,难不成菊花是你的心肝宝贝?你这对待菊花的劲儿,比对孙子还要好呢!
虽挨了骂,老陈却不生气,还厚着脸皮,嬉皮笑脸道:你个妇道人家懂个屁,这都是金子,金子啊,我们要发财了。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未曾想到,六月份,一场大雨落下来,溪水暴涨,老陈的菊花田一片汪洋。老陈戴着斗笠,披着雨布,站在田坎上眼睁睁看着洪水淹没菊花田,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
就这样,一夜间,十亩菊花,全淹死了。
第二年,老陈吸取教训,在菊花田里开挖了三条排水沟渠,心想这下子不怕水淹了。
这一年,排水沟确实起了作用,菊花田安然度过汛期,没有淹。老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菊花一天一个样,长得很是灵醒。他心花怒放,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曲。老伴不悦,说:瞧这鬼相,心起糟,眼要瞎。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年躲过了水灾,却遭遇天干大旱。全家人上阵抗旱,菊花还是死了大半。
下半年,县里调来了新县长,提出"绿色发展"的口号,各乡镇上项目,报典型。老陈的菊花项目引起县长注意,村长告诉他,县长要亲自来参观。
一周后,县长果然率了一队人马来菊花田参观。
这季节正逢菊花盛开,满目金黄,让人陶醉。县长站在一处高坡上,这里是观赏菊花的最佳地点。老陈站在县长旁边,他从出娘肚皮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心里难免有点紧张。
菊花实在是太美了,百看不厌。县长脸上堆满了笑容,乡长则拉着老陈布满老茧的手,对他伸出大拇指,一副很感激的样子。
"老陈,你这菊花种得不错啊,有经济头脑。"县长笑着表扬。
"谢谢县长,算不上好,只能说是一般了。"老陈受宠若惊。
"我有个建议,你可以扩大一点规模嘛,明年搞一百亩,后年搞一千亩,到时候这里就是花的海洋,你说多美呀!"县长挥手比划着,指向远处的一片田野,得意地说。
"不,我不干。"老陈条件反射般、强烈地拒绝。
"为什么不干?县长水平高,这个建议真是提得对,提得好啊!"乡长一听,慌了神,赶忙上前"救火"。
"无论你们怎么讲,反正我不扩大规模。"老陈坚持自己的意见。
县长拂袖而去。
儿子见状,问老陈:爸,县长让我们扩大面积,这不是好事吗,你为什么不同意呢?
"好事?这是哪门子好事?他当县长懂个屁啊,老子种了两年菊花,水淹天干,年年亏,菊花有这么好种的吗?再说,种一百亩、一千亩,卖给谁?另外,菊花产量一旦多了,价格就会下跌,种一百亩,卖不到十亩的价,吃饱撑了?不划算。"
乡人说,这狗日的老陈哦,钵大的胆子,连县长的话都不听。不过呢,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倒是个精明的人。
老陈呢,乡人说他,他笑而不语,一眨眼又去抚弄他的菊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