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悲情的题目哈。
第一次晓得这句话是看《倚天屠龙记》,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明教众人坦然诵读:“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为光明故,喜乐哀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惊奇地发现此刻居然还能背诵,大概当时印象太过深刻。
中国人不太喜欢讲生死,尤其儒家,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崇尚自然,顺其自然而生,顺其自然而死。似乎没有人认真探讨过死亡这件事,我们对鬼神的态度是敬畏、恐惧、担忧。“无知”的人不知死而不怕死,“有知”的人不知死但怕死。之前看一档文化节目,有的外国人当场质疑清华的历史教授,说“我们的印象里,觉得中国人太惜命了,这也不敢那也不敢”,教授说,“中国的中庸文化教导人要理性,不要太过,过犹不及。”这是我们的文化教养所致,内敛、含蓄。
我小的时候从未想过死亡这件事,觉得人活着就是自然而然的,想要活得长一些也是自然而然的。那年迈克尔·杰克逊逝世,世人无不感慨天妒英才,朋友却说,“死在这样的时候也是一种悲哀,若有可能,希望人生绚烂地活,在最辉煌的时候死去。”从没有人跟我说过这些,才知道原来也有这样的人生愿望。是我自己没有好好想过这件事,我所认为的活法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于是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自己并没有想过我到底想要什么。后来,跟喜欢的人一起去蹦极,想知道自己到底怕不怕死。站在离地几十米的高台上,我知道ta怵了,工作人员问谁先来,我说:“我先来。”给我穿戴设备的时候,ta问我,“害怕吗?”心里不哆嗦是不可能的,但我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我站在边边上,看着下面,深呼吸了几次,因为之前听说有不敢跳的会被一把推下去,所以一直跟工作人员说别推我,比起没准备,我还是希望能有准备地下去。死有何惧,于是我心一狠就跳了。没有被绳子拉扯住的感觉,跟快死了一样。别人问我那时在想什么,那时我大脑一片空白,只看到离水面越来越近。然后绷的一下子,就被拉住了,瞬间又恢复了意识。弹了几下我被放到下面的船上,在下面仰望高台,看到ta随后也跳了下来,没有尖叫,没有别的,被绳子拉住的时候,我听到ta喊了我的名字。后来我问ta,为什么喊我,害怕吗?ta说,就想让我知道,ta也敢跳。
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多极了生死相随的事,“殉情”被看成一段爱情得以证明的最高方式,胭脂扣里如花与十二少相约赴死,十二少却因害怕得以偷生。
我们把死看成一件大事,一件我们不了解的未知的大事。未知带给人恐惧。于是我们努力活着,可活着是为了什么。最近一两年流行一句话,“25岁就死了,75岁才进棺材”,我真的见过棺材,里面静静地躺着生前最爱我的人,我不敢相信她已经死了,她的面容还一如生前,但看着她的脸我就会忍不住地哭起来,长辈们拿一块手绢盖住。妈妈说后来她没有怎么梦到过姥姥,舅妈说姥姥会时常去跟她说说话,告诉她家里该预备咸菜了,该准备过冬了。她们都没有忘记她,我也没有。
看了寻梦环游记,亲人之间血浓于水,是割不断的血脉亲情,生前有人记得你,死后才能安息,这是墨西哥人对于死亡的理解。或许自然环境所致,南美一直是豁达热情的沃土,如火的桑巴,斑斓的墨西哥,洋溢着快乐与奔放,是我们完全不同的活法。看知乎上有人讲了一个故事,在墨西哥工作,某同事自我调侃“我们再这样工作四十年就死翘翘了”,说完,自己把自己逗乐了。另一个人接过话来,“我再这样工作四十年,你再这样工作二十年就死翘翘了。”语毕两人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调侃死亡就像我们调侃自己是单身狗一样。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死亡是怎么一回事,这些问题太深刻我都不太懂,但有时候难免会想是不是多了解下死亡就会不惧死亡,是不是不惧死亡就能活得更好。然后反馈回来,尽兴地活着,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此生无悔,是不是就能接受,像狂欢节一样庆祝亡灵节,而不再满是悲伤和遗憾。
我说自己啊,此生随波逐流,庸庸碌碌,不敢奢求被人记住,只有用力地活过爱过真实地存在过,葬礼上被人开开心心地送走,庆祝我丰富一生的圆满结束,也不失为一种美好。或者就算被人忘了,我也能在那边恶狠狠地咒骂“忘记我是你们的损失”…哈哈哈哈。(所以我的题目为什么不叫“忘记我是你们的损失”?)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