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3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①,皆以任放为达②,或有裸体者③。乐广笑曰④:“名教中自有乐地⑤,何为乃尔也⑥?”译文: 王平子(澄)、胡毋彦国(辅之)等人,都以放纵任性为达,甚至竟有人赤裸身体。乐广讥笑他们说:“礼教中本自有使人快乐的地方,何必要这样呢?”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字平子,晋太尉王衍弟。官至荆州刺史。为人放达。被王敦所杀。 胡毋彦国:胡毋辅之字彦国,性嗜酒放达,不拘小节。与王澄、王敦、庾敳为太尉王衍所善,时称衍之四友。官至湘州刺史。②达:放达,通达。魏晋人常以放任不拘,不受礼教束缚为达。③裸体者:魏晋名士崇尚老庄,标榜自然,恣情越礼,任诞放达。甚至不以裸形为羞丑,反以为放达,是一种对儒家名教的反动。④乐广:字彦辅,南阳(今河南)人。善清言,官至侍中、河南尹,代王戎为尚书令。⑤名教:指儒家礼教。参本篇4注。⑥乃尔: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