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生命会发光的人教给我爱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一个浑身发光的人,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在我们倔强的年纪里教会我们表达爱,在孤独迷茫的日子里教会我们用乐观拨开阴霾,他教给我们面对生活要充满期待,迎接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认识史铁生,是从小学时学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也许当时还小,不懂他为什么不母亲的话,直到失去了母亲,在第二年的秋天,妹妹推他去北海看花,才懂得母亲未说完的话,要好好得活下去。

用史铁生的话说,他是在自己活得最狂妄的年龄里失去了双脚,也曾认为过自己是这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后来他来到了地坛,开始学会了静下心来思考,从事写作。他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他在他的后半生始终以乐观的姿态面对病痛的折磨,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的思想,他体验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生命的明朗与欢乐。

我想史铁生能坚持下来离不开母亲对他不离不弃的爱 。那个在他脾气暴躁时摔东西而在一个角落里偷偷掉眼泪的母亲,那个听到他答应去北海看花高兴得像个孩子的母亲,那个每次担心他,小心翼翼去地坛找他却又怕被他发现的母亲,那个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的母亲。

记得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林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 。她一个人在院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找了有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决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与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与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直到母亲去世后,他才发现,那个园中,不单单处处都有过他的车辙,有过他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直到母亲去世后。他才领悟到,有时候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加倍的。

母爱的芬芳

有人说,我们总是对身边的人更容易发脾气,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会永远爱我们。譬如父母对我们的爱,如果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一个人从上学,工作,成家,在家的日子数起来真的很少,我们真的应该学会珍惜,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和他们玩倔强。

史铁生在《命若琴弦》中曾说:“目的虽是虚设,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故事以老瞎子和小瞎子展开,一个善意的谎言,从一代代师傅到徒弟,不知延续了多少人的生命。明知无字白纸,却要像当年师傅一样,许徒弟一个美好的童话,目的是给他一个活下去的信念,一个一辈子追随的目标。

个人认为史铁生能将景物描写到极致,也许是他行动不便,更能将静的东西观察得细致,把静的东西写活。他曾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如今他已走向了他的节日,相信他在那里会好好陪伴母亲,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和一位幸福的作家。而他留给我们的作品和精神财富,足够我们好好享用,因为在每个年轻的少年心里,总有一份倔强的爱,是他,教会我表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牛皮明明 【导读:聪明的人是能认清生活的真相,而睿智的人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它,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二班班阅读 3,146评论 0 0
  • 我的死党L小姐最近喜欢上了《时尚先生》的时装编辑樱桃,于是每天都追着她的微博来刷,而樱桃的先生康乐就是《芭莎男士》...
    达达令阅读 15,021评论 1 15
  • 'is'是判定是否是同一个对象'=='判定值是否相等
    gogoforit阅读 1,046评论 0 0
  • 早上想起上次同学聚会时,乐乐在临走时,和我的同学说:我现在都会写拼音了,会打算盘了……同学自然是免不了夸奖她...
    阳光洒洒阅读 1,7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