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一直是个充满喧嚣和躁动的地方,尤其是在微信发布了新的功能之后。
众所周知,微信朋友圈是仅展示最近半年的。之后,微信更新了一项新体验 —— 把近半年缩短成近 3 天。
而就在 “三天可见” 的争论还未消退时,一则关于微信内部灰度测试“不常联系的朋友” 功能的消息又让朋友圈炸了锅:【设置】——【隐私】——【不常联系的朋友】。
新版 “批量管理不常联系的朋友” 的功能通过历史聊天记录,自动为用户筛选出好友列表里边的三类人群: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她)的朋友圈,以用来帮助用户清理/屏蔽不常联系的人。
从 “三天可见” 到 “不常联系的朋友”,微信频频发布新功能,有人认为是腾讯微信在焦虑。其实,焦虑的并非微信,而是用户,而朋友圈只是全民焦虑的无形见证者。
从 2012 年至今不过 5 年的时间,朋友圈是一个运营很好的社交软件,并且成功地取代了 QQ 空间、人人网、微博等,成为了目前传播最广泛的社交媒体。
其实社交媒体时代早已到来,和传统媒体不同,社交媒体是去中心化的,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你可以设立自己的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中展示自己的一切。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能当上 15 分钟的名人”,有人解释这句话是他“留给媒体时代最乐观的寓言”。
而从今日的现状看,这个寓言好像成真了,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世界的焦点。
于是,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利场,犹如十九世纪巴黎沙龙的翻版,贵妇们费劲心思地准备衣服和首饰,以吸引更多的眼光。
你可以在朋友圈里找到任何事物,美食、服装、婴儿、旅游景点等,并伴随着美颜和P图,人们竭尽全力地展现出一派岁月静好的场景,从而获得更多的点赞和留言。
朋友圈是一个被无限放大的 “自我”,它将人们放置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从表面上看你可以自由地表达和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人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种压力。
为什么其他人的生活都那么丰富多彩,而自己的生活却如此单调和乏味?为了不要落后于他人,人们不再在朋友圈里展示真实的生活,而是那个被美化和选择了的“生活”。
你会晒出在海滩度假的场景,悠闲地站在酒店的阳台上遥望大海,却不会晒出工作加班时手忙脚乱的场景。
同时,为了持续地获取关注,你必须不间断地更新自己的状态。于是,朋友圈变成了一本被完全公开的日记,人人都知道你每日的行程。
朋友圈刷新了人们对隐私的认知,在过去我们害怕他人侵犯隐私,而现在我们却主动交出自己的隐私。
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创造了一个人人受监控的世界,“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是最大的恐慌,有人感叹如今我们已经不再害怕老大哥,因为我们都成为了老大哥。
在这样的氛围中,焦虑的产生是毫不意外的。不可否认的是,在任何社会和时代中都会有焦虑的情绪,人们会不自觉地与身边人进行比较,但在过去所比较的范围非常有限,大多是邻居、同学与同事,人数也不过几十个。
而在社交网络时代,你所面临的则是一个要大很多的圈子,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所以这种焦虑感便被放大了几十倍。你总会觉得自己落后于时代,为何身边的人都如此优秀而自己却平庸无奇。
朋友圈是作为一个个性化表达的工具而产生的,却在不知不觉间走向了同质化,它成为了一个竞赛场,人们在其中争奇斗艳以获取好友们的认可。
它带给人们一种美好的幻觉,让你觉得在朋友圈中的活跃和受关注度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状态,却忽视了朋友圈中的 “好友” 是大多属于 “弱联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和上千人保持相对亲密的社交关系。
微信的新功能则在无意间将人们拉回现实,你兴致勃勃加个微信好友,结果去翻 TA 的朋友圈想了解一下 TA 的过去和爱好时,发现只能看到最近三天的。
在翻阅自己 “半年内无单聊” 的好友名单时,发现整整占据全部好友的一半。原来你并非所谓的社交达人,朋友圈里的好友也大多连泛泛之交都算不上,而大多数人也对你的个人生活毫无兴趣。
从前些年朋友圈内的 “屏蔽晒娃” 就可以看出,人们或许只是在孤芳自赏,其实你根本没那么 “重要”。因而有些人倍感失落,他们不明白为何自己不再是世界的焦点?
只是任何一项新功能的推行,都伴随着用户需求。来自朋友圈的繁重社交压力,已经让人们感到疲惫不堪,他们或许已经在内心有过清理朋友圈的想法,只是迫于面子没有实行。
而且很多好友的添加仅仅只是因为业务需求,并没有将之留在朋友圈的必要。可以说腾讯此举是相对务实的,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朋友圈就是一个虚幻的舞台,它成为很多人满足其虚荣心和存在感的地方。
人们经常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朋友圈,而现实却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没有必要时时刻刻去关注你的生活。
这种时时刻刻需要他人关注的心理也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他们对自身的生活缺乏足够清醒的认知,因而不得不在他人的评判中得到满足。
如果一旦有负面评价,便会焦虑不已,失去对生活的重心,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 “表演型人格”,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其让人啼笑皆非的推特治国。
同时,那些喜欢从围观他人的生活中得到快乐的人则更为空虚,让人有种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的感觉。
有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叫《楚门的世界》,在影片中导演用一座巨大的摄影棚和一群佚名的演员,预设了生命程式,以及无数看客,为男主人公楚门设计好了他的一生,大多数人则通过观看楚门的生活来获取生活的乐趣。
而朋友圈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仿佛已经失去了自己感知真实生活的能力,因而需要时刻关注他人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刷朋友圈,甚至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朋友圈。
但朋友圈有其天然的局限性,那就是风格单一性,它类似于一个小群体,分享和传播的内容也具有相似性,长久地沉溺在朋友圈中会使你丧失对事情认知的多面性。
自恋和焦虑是一对双生花,它们伴随着朋友圈而产生。人们无限设计出那个最美丽的自己,却因发现他人更美丽,从而产生焦虑。
当然,更多的情形是,他们对你的 “美好” 视而不见。或许不是他们冷酷,毕竟网络社交,认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