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语自然依然

自然有语,自然依然。古人早以在文章中描述了出来,自然显露出来的深意 ,自仓颉造字以来就以文字的形式温暖了生活。

渐变的颜色,要枯萎的花已经萎靡不振。

我们虽然不能与自然通话,但是我们可以用词语描绘自然的美好。

仓颉造字,天降粟米,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惊天地泣鬼神。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生活。

文字是自然的产物,是草木,花草,鱼虫,野兽,凤鸟等等一切自然的产物,它来自自然。

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兽一鱼等等都有它们的语言,仓颉是首先读懂它们的人。

草茂盛,木参天,虫啾啾,鸟歌唱,兽庞大,鱼游戏水中等等都是自然万物的语言,从自然中来。

人们一代一代的传承文字的经典传奇,让历史与现在,今生与来世因为文字牵扯着千丝万缕的深意。

自然有语,自然依然。如那雨丝剪不断,理还乱。

诗经里有:“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译:桃树多么繁茂,盛开着鲜花朵朵。“燕子于飞,差池其羽。”意思:燕子双飞,参差不齐翅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的是你的衣领的颜色,悠悠思念的是我的心。“蒹霞苍苍,白露为霜。”细长的芦苇青苍苍,白露凝成冰霜。

读后生香,生美意,知自然,这都是自然中普通的一切,它们的语言就是如此,如此的美好,惊艳,雅丽,温润了几千年。

如今读来仍让人觉得自然有语都是仓颉的恩赐,后人收获满满的经典传承至今。

依然如故的就是人们在大自然中找到的语言特色依然没有改变。

今人觉得从里到外,经岁月沁润的语句,一直直美好的还是古言,换一个字就变的面目全非。

花还是花,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太阳依然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笔下生花却生不出别样的语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是人间绝唱。

四季轮回不变,春夏秋冬各自有各自的美好,太阳,月亮还是按着它们各自规律出现在你的面前。

只是你看到月亮与太阳,你会想到:“月明千里寄相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屈原更是把自然的语言表达的恰到好处,在屈原的文学作品里,草木有好坏之分,与人一样,有好有坏,与是好人是好草,坏人是坏草。

已经飘零的花,面目全非。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是:清晨饮木兰滴下的露水,傍晚吃秋菊的花瓣。为啥要这样子做,这是屈原因为美名不能建立才这样子做的。

屈原怕岁月蹉跎,自己没有坚强的意志,为让此心坚韧不拔,“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意思:朝霞中攀折山上的木兰,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无论时间流逝多块,木兰都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屈原暗喻自己勤奋锻炼中养成了清雅素洁的坚强个性。

杜衡即马蹄香,香草等比喻贤才。苔耳,菉葹是恶草,比喻奸佞小人。在屈原的文章中是不是自然有语呢?

看到自然中的一切皆有名称自古依然,各代表着自己的形象气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以后的文人更是把自然的语言表达的妙语连珠,笔下生花,笔下妙境让人惊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见。

山水有相逢,草木有本心,云天雾地,鸟语花香,百花争艳,百草丰茂。秋风萧瑟,夏日炎炎……

自然有语,眼前花儿说不得,一说都到眼前来,看着眼前的花生气全无,花瓣枯萎变了颜色。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那个满身诗意,哀哀哭啼的林黛玉被世人心疼了几百年。

同情到深处,恨不得想她能生在当世,一定是天之骄女,世上少有,不知道要有多少英雄难过此美人关。

古人有一句:“只看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残花败柳就说的是旧人,恰是眼前的花儿容颜不在,失去了水灵。

是不是自然有语,古人把残花败柳比喻青春不在,容颜老去的女人,看着眼前的残花就知道有多贴切,今人依然如故,因为自然依然。

昔日的美丽荡然无存,古人笔下怜香惜玉,还是不愿看花一朝漂泊难寻觅,终于龚自珍听到了花的叹息,被风吹走时,花留下的花语。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们才豁然想起来,是啊!这花落去都在花的根部,堆积腐烂是草木肥,对这棵花只有益没有坏。

一阵风过,枯萎的花朵被风吹的左摇右摆,并没有吹走这花干枯的花瓣,那是因为这花还没干透。

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玉殒香消,如玉一样的陨落,像花一样的凋谢是对美丽女子去世的描绘。

自然有语,自然怡人。花儿的凋谢人就自然想到它的语言描写,凋零,花容惨淡,飘零,同时还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马上要随风而去,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然而然的结局,看百花盛开,蜂蝶自然来,看落红满地,风雨交加,看残花流泪,风起云涌,俱是千古佳话,那是因为自然有语,自然依然。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