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灰色地带?
顾名思义,灰色地带就是处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中间地带,那么,什么是传播学的灰色地带呢?
书所言的"灰色地带"不仅仅是黑与白、是与非的中间地带,而是在传播研究史中往往被忽略的人和事。
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总是一种宏大的、单一的叙事逻辑,似乎有些理论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去重访这些灰色地带,可以让我们从过往的断裂中找到连续,并为传播学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当一个个学者、学派变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我们容易忽略其自身复杂性、矛盾性,将鲜活的思想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
本书对于传播史的观察持批判主义的态度,仿佛一位冷静的学术史旁观者,为读者们将学术故事娓娓道来。因此本书并非简单告知我了这些历史,而是告诉我在今后学习中如何去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传播学的“灰色地带”。
导言 解放灰色地带:对传播思想史叙事的反思
知识社会学一度和传播研究走得非常近……一旦把知识本身作为问题,传播研究便可将自身的发展过程也置于传播研究的考察对象之列。像传播理论从西方到中国的旅行可以被视为跨文化传播和创新扩散的典型个案。西方传播理论从西方到中国的旅行可以被视为跨文化传播和创新扩散的典型个案,西方传播理论在中国经历的解读可被视为受众与文本间的协商过程。传播学在中国学术体制中的正当化可被放在传播者与学术受众的关系的视角下加以解读,甚至还可以用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角度来解释西方理论在中国的被收编与驯化。
中国对传播学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把传播理论作为科学的客观式解读
【2】90年代中到21世纪头十年:把传播理论作为西学子系统的系统式解读(开始关注到传播研究的学术语境)
【3】近年:把传播研究作为社会实践9的知识社会学解读(关注学科的社会语境,意识形态,权力的透镜,体制化过程,知识最终建立霸权的过程)
为什么要反思传播学术史?
传播学实践应用性更强,权力和实用理性深深地渗透在传播研究之中,学科的自治性低。其发展很大程度是战争宣传、冷战及社会控制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以效果研究的名义,协助各种权力机制完成社会控制,比如民意测验、选举调查、受众调查、广告调查等。
传播研究从一开始就不是在象牙塔里完成的工作,它往往接受来自政府、军方和企业的资助与订单。它要密切关注传播实践,考虑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在传播学在中国的扩散及其后续研究中,功利逻辑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学术管理者对“理论联系实际”有着庸俗理解,社会盛行工具理性之风,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如何解构被神话包裹的传播史的主流宏大叙事?
两个层次:1、叙事的素材,包括概念、理论、人物、学派等 2、叙事结构
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中的叙事结构(三个维度):情节化模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蕴涵模式
仿效怀特,发现传播史的编撰有五种结构:
【1】编年式结构
【2】里程碑演进式结构
【3】大师主导式结构
【4】学派冲突式结构
【5】观念统领式结构
对传统主流叙事的批判:
追求宏大叙事,以一个维度或主题统摄传播学术史”的整个过程。这种历史主义的叙事把学术发展的复杂逻辑简单化为一个平面,并为其发展预设了目标。秩序感的获得常常建立在武断的分类体系和线性的过程描述之上,最终产品是黑白分明、壁垒森严的僵化概念体系和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宏大叙事之所以强大,就在于能在将这些不符合主流叙事模式的特例边缘化的同时,又以含糊其词的方式,将其重新包装并收编,形成让人难以察觉的连续叙事。和边缘化比起来,收编更难被觉察。特例并没有被排斥在叙述之外,而是被嵌入既有的话语结构,并被有选择地加以重新诠释,回避与该话语结构的冲突,被贴上黑白分明的标签,让曾经存在的不协调与冲突烟消云散,世界呈现出整齐的秩序感。
那么作者要做的究竟是什么呢?
重建学术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了解我们走过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寻找历史中蕴含的其他可能性,为今天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尝试反讽的叙事:放弃了以简化的方式对学术史打包概括的野心,转向寻找既有的主流叙事中蕴含的矛盾与缝隙,发现被意识形态掩盖或歪曲的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展现整个话语系统的固有缺陷。
著名历史学家贝克在研究启蒙时期的思想时发现,18世纪的哲学家们表面上否定中世纪宗教,但实际上他们建构起来的不过是“天国之城”的俗世版本,其论证方式“与他们所反对的中世纪宗教存在相似的非理性的独断特征。这便是在思想断裂之处发现连续性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