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外面下雨了,路有些滑!有些微微驼背的马夫恭敬的对马车内的中年儒士说到。无妨,想我少时也没少在那雨天摔过跤,若是真的滑倒了,那倒重温了次年少的乐趣……
中年儒士来到了这座许久没来过的石桥上,这桥还是和以往一样热闹,来来往往的青年男女个个脸上带着喜意,桥上弥漫着欢喜又有些羞怯的气息,他缓缓的向前走着,在这群青年人中,他是乍眼的,因为他身躯有些佝偻,鬓旁灰白的发在日光下更是耀眼,想必这群青年男女的心中是这样想着的,大叔,你来这里做什么?难道也是求姻缘吗?
他没有理会旁边那些青年人的诧异,他还是缓缓的向前走着,终于他来到了桥顶,他停了下来,口里喃喃道:姻缘桥,寻良人,三世缘,怎可负……
他是贫瘠之地的北方人,在他家乡那边民风十分淳朴但也有些粗鄙,因为家乡那边不重视读书,但,他确是自小酷爱读书的,他常常听到说书先生讲读书人的风流,讲寒门学子越龙门从此便是人间得意的故事,尤其是那读书人的最高门槛首辅之位更是让多少人神往,所以少时的他便立下了誓言,他要跻身朝堂,成就宰相之位,造福天下苍生!
他果然不负众望,于万千读书人中脱颖而出,成了北方天下可称首善的正阳国的进士,他是大状元,中第那天,他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他骑着高头大马,戴着明艳动人的大红花,他所经之处,处处皆是叫好喝彩,赞誉不绝,甚至有很多还未出阁,却己出落的明媚动人的少女对其秋波连连,他羞涩的笑了起来,他不是对那些少女感到腼腆羞涩,而是想到了自己心中的白月光,那位明眸皓齿,韶秀慧黠的良人,在他还未中第之前,他只是一个穷小子,家里世代以种地为生,真是靠老天爷吃饭,但他一门心思的想要读书,想要出人头地。便时常在田间的大树下读书,树旁边有一条小河,村里的妇女时常带着衣物来此清洗,他虽生于北方,可嗓音确实极为的淳厚温润,所以很多人在他读书时都会不直觉的被他吸引过去,而他与他的白月光,也是在极为普通的一日相遇了……
那日,他做完了地里的功,便靠在大树下开始乘凉读书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忽然,树后面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呵呵,呵呵,呵呵呵,他很好奇,便向树后看了看,他看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青葱少女,那少女也在笑吟吟的看着他,他害羞的脸红了起来,他本想先开口,可活泼的少女却先开了口;早就听说咱们村子有个书呆子,果然是个呆子,说罢,那少女便自顾自的笑了起来,他本想反驳,可看见那对面的可人儿,竟是羞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只得转过身去,又开始读起了书,那少女也来到了他的身旁,一把抢走了他的书,呆子,读书有什么好的,你会抓蛐蛐吗?不会,他有些不快的回答,这都不会,那你会扎纸鸢吗?不会,这也不会,那你会吹柳笛吗?也不会,啊,这也不会,你真是太无趣了,真没意思,不和你玩了,说罢,那少女便真的走了,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又看向少女的背影,他真的很想留下那位美丽的精灵,问问她的名字,可心中的胆怯让他难吐半字,他只得热切的望着她的背影,而那位精灵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靥笑着转过身来,喊到;喂,呆子,我叫月儿,你叫什么啊?他听到后惊喜万分,他来不及紧张,便用尽全身气力喊到;王齐,我叫王齐。那少女看到他那副滑稽的样子,又笑了起来,还真是个呆子,明天见,齐呆子,笑声逐渐远去了……好了一会儿,他缓了过来,嘴里喃喃道;明天见,月姑娘。
那晚,他失眠了,他的脑中满是那位精灵,那位活泼慧黠的姑娘,他破天荒的没有温故早时学的经译章注,诗文赋词,而是挽起了袖子,钻进了田里,抓起了蛐蛐,他抓的不亦乐乎,抓的满身都是土,他累的到了家里,没有解衣便睡去了,天亮了,当太阳照在他满是泥土的脸上的时候,他忽然坐了起来,坏了,睡过头了,他连忙洗了把脸,又不忘拿上他宝贵的蛐蛐篓,便向田间跑去了,他气喘吁吁的又跑到了那颗大树下,把蛐蛐篓放在了旁边,开始了早读,对他而言,每日的早读必是十分重要的,他必然会全神贯注,身心端正的诵读文章,只是今日的他未免是有些心不在焉了,他期待着那位精灵的到来,终于,他听见了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他又立即正襟危坐了起来,朗朗颂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