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二章读书笔记

第二章  现实

1.做枯燥的事情的好处

作者讲到小学三年级被父亲“威逼利诱”手抄《新华字典》,刚开始抵触,后来习惯,再后来因为认识很多别人不认识的字而洋洋自得。虽然后来很多不常用的字不记得了,但花了一年半时间做坚持做一件事,却培养了他不怕枯燥,做事有耐心的心性。而我作为80后的年轻父母,学习新的育儿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感觉上是要给孩子爱和自由,不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反对让他们做机械的比如抄课文的作业。是不是这种新的自由的方式也让现在的孩子错失在枯燥的事情中对耐心得锻炼呢?

2.允许未知的存在

作者认为,未知是永远存在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你有生之年都不能解决的,另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是可以解决的。而困扰我们的通常是第二种,如果总是纠结于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钻牛角尖,那就会平添很多焦虑,事情的进展也会很慢,甚至因此停滞不前。

这种焦虑我是深有感触的,年初在开始一项新的工作时,只是有一个概念,经过讨论确定了几个初步的方案做一些工艺的探索,很多因素当时无法确定。有一些同事觉得很焦虑,总是觉得都还不是很清楚,是不是要等方案都明晰及确定后再开始做。如果非要到每一项都弄清楚再做,那就会永远开始不了,只有一边试,一边改,最终的方案才会越来越清晰。

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在我们开始做的过程中,有些初步方案被否定了,同时又想出新的方案来,不断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

有时候,允许未知的存在,一边前进,一边改进,直到解决问题的那一天,我们已经提升了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