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个人,袁崇焕,似乎比他老师还要有两把刷子。在他老师走后,又加固了宁远城,把防线又向前伸展到了锦州,修建了关宁锦防线,努尔哈赤不仅仅“不敢南下而牧马”了,居然退守到了沈阳,更甚者,努尔哈赤遇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敌手,居然被气病了,而后一蹶不振,终死去。他的继任者也用了十多年,也没能突破关宁锦防线。这回知道为何此二人会改变辽东战场格局了吧!
虽说孙承宗看起来并不是很厉害,一天天的就知道建个城,修个墙的,在别人看来,这个老头压根没和努尔哈赤正面刚过。两方一直秉承着敌不动、我不动的战略。明朝这边老孙头还好说,朝廷里领着工资,军队领着饷,他只要不让努尔哈赤抢就算是赢了;可努尔哈赤不动就说不过去了,他自己不能自给自足的,只能靠抢。努尔哈赤有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抢,必须抢一回了,不抢就活不过去了,但是他又不能抢,因为有孙大爷在。为什么这么说呢?至少现在的努尔哈赤对他的这个对手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他的对手已经修成了一条可以说是无法逾越、也可以称得上努尔哈赤晚年噩梦的防线(关宁防线)、也训练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关宁铁骑)、还笼络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袁崇焕、满贵、毛文龙、赵率教、祖大寿)。这几个人可是在明末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响当当的人物,然而我们的努尔哈赤全然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甚至连辽东地界的大boss孙承宗他也没正眼瞧上一眼,认为孙承宗应该是和熊廷弼一样的缩头乌龟,只知道龟缩在城中,而不敢与他正面硬刚。
他自恃手底下有八大金刚(即八大和硕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于是想给新来的孙承宗接风洗尘,给他来个下马威,同时也探探孙承宗的能力。但是由于对孙承宗这个对手缺少必要的了解,努尔哈赤此役可谓是损兵折将,差点儿连二儿子代善都折了。努尔哈赤委实郁闷了一阵子,向自己自起兵以来,什么杨镐、刘挺、杜松、王化贞、袁应泰、张承胤都已成了他的手下败将,殊不知今日居然败在此无名小辈手里,这个恨哟!事到如今,努尔哈赤不得不重视起他这个对手了。于是开始玩儿起了搬家(拆迁办附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