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人讲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孩子之间因为一点小矛盾发生肢体冲突的事。
事情的起因很小,可后果很严重。
两个孩子,一个是8岁,另一个大一点,大约14岁。原本两个人在一起玩手机,大一点的那个孩子把腿压在另一个孩子的身上,可能是时间久了,弟弟感觉不舒服,就要求哥哥把腿拿开,反复劝说几次无果之后,弟弟就掐了一下哥哥。
结果,就这么一个举动,瞬间激怒了哥哥,他弹跳起来,破口大骂,同时骑在弟弟身上,用力掐着弟弟的脖子,扬言要掐死弟弟。
眼看弟弟因为窒息被憋的脸通红,在一旁的外婆赶忙冲上去解劝,可一个老人,哪能拉得动一百多斤的胖哥哥,急的哭了出来……
虽然最终没有酿成大错,可这件事仍然让所有人心有余悸。
事后,我就在试着分析这件事。
作为哥哥,他是一个被父母宠坏了的人,几乎有求必应。我觉得很大可能就是,在当时,弟弟的前几次请求,他忙着玩游戏是顾不上的,后面弟弟掐他的时候,他因为吃痛导致手上动作变形了,而刚好游戏处于关键时刻,就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游戏中的关键步骤操作失误,并最终输掉了游戏。
所以,对于一个平时有求必应的人来说,他是处于一种全能自恋的状态里面的,他是不能接受自己想要的得不到的(在这个场景里面就是想要赢得游戏的胜利)。
那假如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他可能最多就是抓狂或者发发牢骚,但巧的是这次是因为弟弟的原因。
因此,一旦他的全能自恋受损,他是没办法接受这种结果的,他想要立马回到他的舒适区,即有求必应的那种状态里面去的。
可现在游戏已经结束,而且是以他的失败为最终不可逆转的结果的,所以他的可望不可及的心态迅速冲破自己的理智,然后很快转化为暴怒。
在这种情况下,他亟需一个出口来发泄自己的极端情绪,而他认为的始作俑者,即弟弟,就是最好的对象。
那么,可以想见,一个这样的孩子,他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抗挫折的能力会怎么样。
作为家长,这是我们应该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