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切尔—卡逊: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到一生
我的小学生涯是在一所乡村小学渡过的,确切地说,这不是一所正规的学校。房子是大集体时期生产合作社的队屋,青瓦泥墙,破败不堪。学校没有围墙,四周,是开阔的田野,春天,油菜花齐刷刷地从田间冒出来,夏天,则种着青青的水稻,坐在课室,可以听到如鼓的蛙声。
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早上上三节课,下午两节课,老师基本不布置作业,也没有考试之后的排名。大概农村的父母对孩子也没有特别的期望:孩子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了!那时,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课间,附近的农田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田里捉蝴蝶,在小河里抓鱼虾,追赶着地里的蝗虫蚂蚱,爬上树捉掏鸟窝,夏天,我们会脱掉鞋子,把光溜溜的脚丫放在清澈的河水里,让河水给自己挠痒痒,冬天,我们会垒砌起厚厚的雪墙,扔雪球,打雪仗。放学后,就更肆无忌惮了,抓蜈蚣,采野花,爬到高高的树上掏鸟窝,一路上,欢声笑语,没有消停。
我不知道在哪所小学究竟背了几首古诗,算会了几道数学题,认识了多少汉字,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盈满地则是幸福和快乐,脑海中浮现的,则是童年哪些农村自然里特有的风物:轻盈飞舞的燕子,三月田埂垄头抽出嫩芽的毛毡,五月稻田里的如蛇一样扭动的黄鳝、泥鳅。
只是偶然,也是幸运,在童年的教育中,我没有缺失自然教育这一环。这种与自然的亲近,我不敢肯定它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它至少唤醒了我童年的欢乐,幸福,也让我从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至少我不会五谷不辨,至少我不会四体不勤;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会关注一棵树从抽芽到绿意葱茏然后到黄叶缤纷,体会四季的变化;然后,我会在自然的世界里去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想,这些来自大自然无言的启示,至多至少,会无形的沉淀在一个人的血液中,促成一个性格、品性的形成。
追根溯源,自然的教育的功用何止这些?
中国几千年的文学沉淀,与我们身处的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经三百篇,几乎每首都有自然风物的描写,上至贩卒村妇,上至亲王大夫,所写之诗,无不借景比兴抒情,托物言志。清代王士在《渔洋诗话》中指出:“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也。”所谓画工肖物,正印证了诗经的景物描写之多。也可以这样说,诗经是古人与自然斗争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部历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如果没有杨柳依依,如果没有雨雪霏霏,那这样的诗歌,会失去一大半的情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如果没有了蒹葭、白露,思念怎能纯真,没有了水的衬托,这女子怎来的如此美丽。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篇全为景物描写,离乡断肠之情却跃然纸上。自然给人以美丽和灵感的同时,也教育着人。“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周人朴素的自然保护的意识,就在与大自然的朝夕相处中,得到了形成。这一切,给我们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奠定了基石。
大自然,同样启蒙了最早的科学。神农穿百林、尝百草,《本草纲目》的撰写,中医的发轫和形成,都闪现着自然风物的身影;徐霞客游走四方,观日出,寻芳草,碾转于河川溪流,才有《水经注》的形成。鲁班从植物中得到启示,才有锯子的发明,才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观星象,才奠定天文学的基础。没有大自然的启示,或许,我们可以说,科学还在混沌之中。
连朴素的哲学,也是人类在对自然的思考中发轫的。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说,还是古印度的“地、水、风、火”四要素说,古希腊的“光、气、水、土”四要素说,都来自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老子》第八章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就是来自大自然中水的启示。美国的索罗在公元1845年,在老家的康克城的瓦尔登湖畔,与湖光山色为伴,与大自然为邻,静静地观察,默默地思考,写下了不朽的《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哲学的先驱。大自然启迪人,让人思考,无可厚非。
可是,自然教育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教育的功利化渐渐消失了!
身处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我们距离现代化愈来愈近了,但是离自然愈来愈远了。繁华的马路边,虽然载满葱绿的行道树,但是没有叽叽喳喳的鸟鸣;小区的花园里,虽然有绿油油的小草,却少见蝈蝈的歌唱与清脆的蛙鼓;街心的公园内,有假山、亭榭,却没有了蜻蜓的低飞和蝉的高声浅吟。孩子们与自然的接触,顶多是在绿草地上跑几圈,运气好的话,或许可以看到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几只嗡嗡叫的蜜蜂。
城市自然资源的减少,无疑是自然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可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在扼杀孩子亲近自然的权利,孩子也在自杀似的剥夺自己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家长和老师知道孩子要放飞在大自然中,让它在自然中去学习,去放飞心灵的翅膀,却一边拿着分数的指挥棒,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野外的学生群体活動,学生还是乐意与参加的,可是如今的春游、秋游却大為減少,因為学校怕出事,一出事就官司缠身。好吧,父母送孩子出去总算放心吧,可是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也不买家长的账,认为周末郊游,玩山游水,比不上玩上一个上午和下午的游戏过瘾、痛快。
自然的教育,就在这种煎熬中渐渐式微,甚至走向了衰败。
曾经,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四月的一天,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路边发现了一棵开花的蒲公英,他摘下这棵蒲公英带到班里。“在哪发现的?”听说是在路边的水泥地缝里长着的,同学们不禁为蒲公英的生命力之强而感动,一下子,教室里有关蒲公英的话题成了同学们谈论的中心。一位男生从研究植物的爸爸那里了解到蒲公英的一些知识,他告诉同学们这棵蒲公英是西洋蒲公英,于是同学们决定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本地的蒲公英。期间,父母们也被带动起来,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到郊外寻找蒲公英,并且到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到除了西洋蒲公英和本地的蒲公英之外,还有七个种类的蒲公英,于是又有许多人帮助采集各个种类的蒲公英。蒲公英一下成为班里同学们最关心的东西,老师顺便让同学们写有关蒲公英的作文,同时决定让孩子们自己种植。每个孩子都在用过的牛奶纸瓶里埋下了几粒种子,看着种子发芽、幼苗一天天地长大,孩子们充满了喜悦。蒲公英的成长记录被孩子们用诗和文章表现了出来。
可惜,这样美好的与大自然亲近的教育方式,很少发生在中国。
在课堂上,我们用精彩绝伦的图片代替了实地的观赏,我们用录下来的鸟鸣代替了现场的视听,我们用言语虚构了大自然的美丽,我们用想象代替了实际的操作和体验。可以这样说,我们改革后的课堂,是多了很多思想碰撞的美丽,多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多了很多精彩的语言,但是唯独少了很多亲身的体验、实际的操作以及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回到热议的素质教育,何为素质?除了书本知识与职业技能之外,更重要的素质还包括:冷静的观察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健康的体魄与心理、博大无私的胸怀、坚毅勇敢的性格,……显然,这些,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达不到的!而自然教育给课堂教育提供了一种延伸和可能,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花开花落、云涨云消中,去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实地的考查植物、动物、山形、地貌,提高自己分析和研究能力,从而充分开放个人的探索本能;去观察从一棵种子的发芽、生长、开化、结果、凋谢,去了解植物的生长,从而明白生命的奥妙;从自然的劳作之中,从而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明白与自然与人的和睦共处、和谐相处的重要!从自然中学习,自然而然地学会,就像水和风,随着山势、地形和光线,就会有自己的自然反应。我相信,这些从大自然中实际所得,远远比比口头的夸夸奇谈来得更真实,更直接,更有教育的本真和意味!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让教育从书本的走向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在社会的发展中,无可奈何地走向了功利和喧嚣,而导致了手与脑的脱节,口与心的背离,城市的进程,也让作为受教育者在人性、心灵、发生了扭曲。因此,自然教育、“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的教育,在这个时代中凸显得更为重要!
北京的一天,小记者们去访问国家总督学柳斌爷爷。12岁的孩子问62岁的老人:
“柳爷爷,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事?”
“捉小鱼小蟹呀!”
柳爷爷兴奋地脱口回答。他说:“小时候我住在农村,我家旁边有一条河,小河里小鱼、小虾、小螃蟹可多啦。我很会抓小鱼,双手轻轻插入水里,就能捧起一条鱼。我和小鱼玩一会儿,再把它放回水里。抓螃蟹最有趣,夜晚打着灯往河里一照,河边被照得通明,螃蟹一见亮就躲了起来。这时,只要你轻轻搬开河里的石头,就会看到小蟹全都在石头下面……”
我理解柳斌先生的感受,因为我的童年就在小山村度过,我曾如柳斌先生一样,深深迷恋于故乡的山山水水,并深信那些于自然风物中的经历对于人生的重大的影响。我想,柳斌先生全力推进素质教育,除了身负领导使命之外,与自己童年经历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