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是一段很奇特的时间,既不在白天也不在黑夜,时光仿佛在那一瞬间错开,给人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黄昏里,远远望去,太阳已西沉,但天地间仍倾洒着微明的暮光。走在这样的暮光里,似乎总能回忆起过往所有温馨的往事。
白天和夜晚的相遇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不知何时开始喜欢上晚昏,或许是起因于一首诗、一阕词;还是起因于临近黄昏时轻轻浮起的一种微妙的温馨感觉?道不清说不明,只是会令人想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也会令人想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旷古荒凉。
日本动漫里有着"黄昏之时"的传说。Rama老师在新的时代里却对黄昏有着新解,说黄昏是众神出动的时间,白天变成黑夜前,在白天黑夜交接的那瞬间,被称为"黄昏时刻"。不会在白天出现,也不会在黑夜出现,而是在白天和黑夜交接的缝隙出现。就如修我们的内里之气神,不偏不倚,只在这一切之间微妙连接的那一瞬间的中正之气,找到平衡的那个点。
也如王阳明所说修心的重点在于"未发之中″,捕捉不发与发之间的那点玄机和契机,也是儒家所传达的中庸之道,是在是非好坏之间找到最微妙的中正,无关对错美丑、远近亲疏。一如《道德经》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老子想传达的那股气玄妙深厚,古圣贤的教导看似天机重重,不是常人能用普通心智在表面去捕捉到的,也不能只用世俗道理去领悟到这份契机。正如其所说:人的一切都有其契机,真正契机是生命得以转化发生本质变化的根本,真正的本源之所在。然而老子也说道看似至深至奥,玄之又玄,实则至简至易,道就在身边。
从白天到夜晚有多远,或许只在天地黄昏之间,记忆飘落在了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