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的读书清单里,有预留10个席位。于是,这本突然闯入眼帘的“阅读甜品”类书籍入选。
相关信息: 书名:《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作者:庄祖宜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 页数:272页。
庄祖宜:如果百度下,其实能找到她分享的免费烹饪课程视频,都是些简单易做的菜式;书籍的名字源自她的博客,叫做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因为她曾经是人类学的博士候选人,在博士答辩前,突然就跑到厨师专门学校学厨艺。
这本书是作者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调查+心得分享。全书分成三章:《厨艺学校》、《餐厅实习》、《饮食杂文》。其中,在《食鸡的文明》这篇,她以人类学者的基础素养,透过食欲的前后端生态,描述除的种种社会现象,讨论到的鸡只品种问题,勾勒出一个过度强调“速率”的社会隐忧。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西厨养成游戏附带各式通关秘籍攻略的书。书中语言妙趣横生;不小心就窥视了厨子养成里的艰辛;也晓得为啥厨师们总是拥有圆滚滚的身材。有专业人士给这本书的评论是:这是个用于逐梦的故事。而本人则是觉得出没厨房就是生活场景切换开关;再忙也要弄点好吃的吃货,和这本书的相遇,算是一个另类的开始。天晓得哪天,我会不会也像她一样,放弃自己的专业,转战厨房呢?
一个人放弃自己熟悉的学业,转战只是自己感兴趣却没有任何经验的厨房。这种勇气这种毅力,一般人估计是不会有的吧!更何况厨房向来都是男人的世界,粗话、体力活到处都是。一般人在生存的沼泽中不断翻腾再翻腾,翻腾到了一天没有了激情,乖乖学会了“循规蹈矩”,最终只愿沉在碌碌无为的人群中丢掉了梦想吧。的确厨师这条路很难走。从资料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做过歌手、国中老师、大学助教;就让人觉得她的人生异常缤纷,也觉得其实人生就应该如此丰富;只是其中的酸甜苦辣怕是惟有作者本人才能了解。所以,能够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就算苦一点,真的也不算什么;至少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至少在实现的路上走着。
其中有一个评论提到了:电视节目里的厨师总会把所有的材料分门别类的放入备料碗种,整整齐齐。到后来才知道标准的西厨程式里的确有一道必不可少的mise en place,就是在正式做菜之前,先将一切材料洗净切齐,放置在大小不同的容器之中。
这一段会让我惊叹,其实“分类”这项工作竟然出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个人无时无刻都要进行着分类这项工作!一旦分类工作做不好,生活便可能处于混乱的状态!具体的工作和生活分类,是可以参考永澄的一篇博文的:http://blog.hiddenwangcc.com/archives/737 。想想厨子每日工作繁多,如果不事先备料,怕是每道菜都会处于混乱状况中;至少我这个经常在家里下厨的家伙就遇到类似状况,有时候炒着菜时才想起来忘记拍蒜头了;那对应的就是:1.不加蒜头,味道稍微差点。2.停下来关火拍蒜头,再加进来,浪费了时间。当然这项功力仿佛是我那个退休后才下厨的老爸的专利,偶尔传染到我身上罢了;如今下厨,我也习惯性的把所有材料全部装入碟子或者碗中,虽然没有电视节目里的整齐划一漂亮,倒也是非常方便省事而不再手忙脚乱。
反思一下,就明白,其实工作流程无处不在;厨房里也不能逃脱。思维再扩展一下,进而想起来以前给终端用户培训时,经常提到的那个《ERP是什么?每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可都是公司/生产厂长的有力竞争者》的例子(没办法,总觉得这是职业病,已经深入骨髓了)。连在厨房的书籍里都能感受到:分类、工作流程无处不在。
接着还有大掉眼镜的时刻;看到作者做餐厅实习生时,描述:可以一次切50公斤的洋葱,又或者是把几十公斤的大甜菜叶修成大厨需要的大小;而她的想法是,专注在每一次切上,而且还每次设定一个小目标:每一次总要比上一次切的好,切的整齐。切的漂亮。
此时,又发现了,不管是哪个行业里,专注都是做好工作的必然条件。而这里提到的设定小目标,其实也是生活和工作里面拆解项目的必然条件。这是又让我再一次惊叹的地方。原来,个人成长管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来自生活,回归生活;才是个人成长管理的最高目标;用它来做生活的指导,好极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超级开心,果然是“阅读甜品”类的书籍;在阅读它的时候;除了是做时间上一个规划外;从这本书上能体会到自我管理的各式内容也是对我的一个提醒。最后会觉得,任何时候,只有当你对一件事抱有极大兴趣时,精益求精也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