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关于肃顺,我已有一文。文章是写肃顺与慈禧(孝钦)皇太后结怨的轶事。
这里,来说一说肃顺与慈安(孝贞)皇太后之间的权力斗争。
读清人笔记,罗惇曧《宾退随笔》中有《同治初元诛三奸案》一节,本篇即据此成章。
咸丰(清文宗年号,公元1851年~公元1861年,共十一年)时期,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镇国将军肃顺一起在内廷执掌机要。
三人之中,肃顺最为咸丰帝所亲信和重任。这主要是与肃顺的性格及能力有关吧。肃顺刚毅果敢,敢于承担责任,他这才被咸丰帝亲任。至于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他们两个都非常听话,只是备位而已,任由安排和指使罢了。(按三人的排位来看,事实或许未必如此。)
需要指出的是,郑亲王端华是肃顺的兄长。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京师,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
按照清廷宫中以往的惯例,皇帝御用饭食,每餐除一整席饭菜享用外,还必须多备一整席饭菜搁在那里。这多备的一席,皇宫中有专门的名称,叫作“看桌”。
咸丰帝从京师出逃后,每餐饮食,伺候的人还是按照宫中的惯例准备:有正席,也有“看桌”。
此时,孝贞皇后(慈安)是后宫之首,她大概考虑得比较多,比如形势危急、比如仓皇外逃,比说俭省节约……
看到出逃京师后,仍然这般排场,孝贞皇后就启奏咸丰帝道:
“这颠沛流离的,吃个饭,还要像在京中那样,弄个‘看桌’。形势这般,为什么就不能节省节省、不要那么靡费呢?”
咸丰帝听孝贞皇后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就说:
“很好!明天就和肃老六(肃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故有此称)商量一下!”
为什么要和肃顺商量呢?
主要原因是:肃顺这个时候还兼着总管内务府大臣。内廷的日用管理,肃顺是领导,都是他分内的事情。
等到咸丰帝和肃顺说起此事,道是能不能把“看桌”裁撤掉,也好俭省节约。
肃顺回咸丰帝,说是:
“这个不能裁撤!”
咸丰帝就问肃顺:
“为何就不能裁撤呢?”
肃顺回答:
“现在人心惶惶,合适的做法就是要让大家镇定。一切事情,还都应该和京师一样,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如果忽然间就改变宫中以前的惯例、冒然打破常规,这样的话,可能会使大家产生惊恐和怀疑,所以,不宜裁撤‘看桌’,并且,其他一切事宜,也还应该遵守旧制。”
咸丰帝本来就信任肃顺,听肃顺这么一说,他觉得也很有道理,就说道:
“你说得很对!”
这件事,就这么放了下来,没有变动。
之后,咸丰帝对孝贞皇后说:
“你说的那个裁撤‘看桌’的事情,肃老六说不行!”
不知道咸丰帝有没有详细解释肃顺认为不行的原因,反正,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孝贞皇后心里就不舒服,对肃顺就产生了一些意见。
咸丰帝病重,下谕旨,由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尽心辅弼皇长子载淳(立为皇太子),赞襄一切政务。这八人,即所谓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咸丰帝驾崩之后,清穆宗同治帝承继大统,时年仅六岁,大权握在肃顺等人的手上,大的政务处理、机要决策,几乎全都由肃顺主导。
没过多久,孝贞皇太后对肃顺的所作所为就无法忍受了。她私下安排御史高延祜上疏,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
等到宰辅重臣进入内廷议事的时候,孝贞皇太后将高延祜的上疏拿给大家看,试探大家的反应,询问大家对这个上疏有什么意见,该如何处理等。
肃顺回答说:
“按照大清的祖制,太后不得垂帘听政,臣下有人敢擅自疏请太后垂帘听政者,杀无赦!”
孝贞皇太后听肃顺这么一说,有些惊恐失色,但是,她还是镇定了一下,徐徐说道:
“既然如此,这个上疏不要听就是了,如果因此要杀掉他的话,也有些过了!”
各位宰辅重臣退走之后,高延祜的上疏单独留了下来,没做处理。
可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此事议完,接下来的三天,参与机要的中枢大臣,竟然三天不来奏事。
孝贞皇太后觉得事情有点异常,她就派人去向中枢大臣询问不奏事的缘由。
肃顺回答道:
“前天高延祜的上疏还没有处理,我们都在等!”
孝贞太后没有办法,只能下发了高延祜的上疏。
各位宰辅重臣对高延祜上疏的处理意见是:拟对高延祜处以斩立决。
孝贞皇太后没有办法,只能后退一步,下令从宽处理。
于是,中枢决议将对高延祜的斩立决改为发配到黑龙江,为披甲人(披甲人,指受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地位低于一般军人,高于奴隶;满清时,多有朝廷大员犯重罪,发配边疆,与披甲人为奴。)做奴才。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孝贞皇太后更加忧郁苦闷。
有一天,醇亲王奕譞的福晋入宫请安。
醇亲王的这位福晋是孝钦皇太后(慈禧)的胞妹,所以,孝贞皇太后也把醇亲王的这位福晋当妹妹看待。
醇亲王福晋进宫之后,向孝贞皇太后请了安,两人就拉起话来,不知道说到什么事时,孝贞皇太后就哭了起来,她流着泪,向醇亲王福晋说道:
“先皇弃世,皇帝年幼,我们寡妇人家,被外臣管制、拘限,朝廷里的事情、外面的政务,全都不让我们知道,难道我们家就没有一人在这朝中任职行走吗?”
醇亲王的福晋马上接话道:
“不是还有醇王(指醇亲王奕譞)在吗?”
孝贞皇太后立刻下命令,以后中枢议事,也要召醇亲王进来说话。
第二天早上,醇亲王早早就到军机处(非京师军机处,乃热河军机处)的侯歇处待命,等待召见。
肃顺来过来之后,看见醇亲王在这边,就问他道:
“你在这里做什么?”
因为醇亲王这个时候还没有被纳入中枢,所以,他是没有资格参加军机会议的,并且,军机要地,没有特许,谁也不能擅自靠近。故而,肃顺有此一问。
醇亲王回答道:
“我在这里等候召见。”
肃顺又问道:
“谁传召你啊?”
醇亲王这个时候还没有弄清楚状况,所以,他不敢唐突回答,一时语塞,竟然不知如何应对。
肃顺见醇亲王支支吾吾,无语可回,他就对醇亲王说道:
“这里是中枢大臣侯歇的地方,没有你的坐处!”
醇亲王听言,满脸羞愧,逡巡而出,只能在别处暂时小留。
醇亲王离开军机处的侯歇处之后,不一会儿,就有内监过来,掀开了此处的门帘,向里面看了看,也没说话,然后就离开了。没过多久,那位内监又走了过来,掀开此处的门帘,向里面看。
肃顺很严厉地诘问那位内监道:
“来来回回的,在这边找什么人啊?”
内监回答道:
“我在找七爷(指醇亲王,其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故有此称。)!”
肃顺听完,非常生气,他大声呵斥道:
“谁是七爷、八爷?这里哪有什么七爷、八爷?”
内监虽然被肃顺训斥,但是,他该办的差使,还是要继续完成。
来来回回,那位内监一共在军机处侯歇的地方跑了好几次。找不到醇亲王,他一直皱着眉头说道:
“七爷这是到哪里去了?上面传召已经很久了!”
醇亲王在别处等候,很久才隐约听见内监在找寻自己,急急忙忙跑出来,说是自己已经等候好久了。内监看到醇亲王,也没听他多讲,匆匆引领着他,入内拜见孝贞皇太后。
拜见之后,孝贞皇太后对着醇亲王,又哭了起来,把自己的苦楚对他讲说了一遍。问道是,这要怎么办才好?
醇亲王听完孝贞皇太后的哭诉,回道:
“这个状况,奴才无能为力,还请太后召恭王(指恭亲王奕訢)商议!”
孝贞皇太后立刻命令醇亲王召恭亲王奕訢来见。
这个时候,恭亲王任京师留守,醇亲王疾驰一天半时间,才见到恭亲王。讲完情况后,醇亲王又带着恭亲王,飞速返回。这一趟,路途遥远,可是,来回仅仅花了三天半时间。
这一边,因为联军入侵,恭亲王留守京师。另一边,咸丰帝的梓宫(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新皇帝、皇太后人等还在热河。两地相隔,所以,醇亲王为孝贞皇太后传召恭亲王,才会这么费事。
到达内廷之后,恭亲王向孝贞皇太后请过安,一切从速计议。
恭亲王曾经在中枢参与过机要,对于政务处理的流程和惯例也很熟习,所以,孝贞皇太后引入恭亲王的程序完全合理合制,肃顺一时也没办法阻拦。
恭亲王入见之后,孝贞皇太后问他:
“眼前的形势,要用什么办法应对才好?”
恭亲王答道:
“要处理这个状况,必须返回京师,才可以!”
孝贞皇太后又问道:
“京师被洋人侵占,要拿洋人怎么办呢?”
恭亲王回道:
“洋人的事情,有奴才在负责,洋人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于是,孝贞皇太后动议,决定返还京师,并下诏宣告。
返京安排,命令肃顺护送咸丰帝的梓宫先行。
恭亲王帮孝贞皇太后做好各项谋划后,他也先行飞驰,到达京师。皇帝、皇后、皇太后三宫随后启程,经僻静的小路回京。
到达之后,孝贞皇太后下发手诏,命令逮捕三凶。所谓三凶,即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镇国将军肃顺三位。
恭亲王领了手诏,随带着数十个侍卫,先去捉拿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二人不知何事,问道恭亲王所为何来?恭亲王准备充分,马上拿出孝贞皇太后的手诏,出示给他们看。
恭亲王问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道:
“你们遵旨吗?”
郑亲王端华没有说话。
怡亲王载垣迟疑了半天,才说道:
“既然有旨,怎么可以不遵?”
恭亲王立即命令随行侍卫:
“绑了!”
然后,恭亲王安排押送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到宗人府狱中看管。
事情的处理,兵分两路。
一路,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由恭亲王奉手诏收押下狱。
另一路,醇亲王受密诏,在路上逮捕肃顺。
肃顺护送咸丰帝的梓宫到了密云,就歇脚在本处的驿馆。当天夜漏二下(二更,21时~23时),肃顺都已经就寝了。
醇亲王到达驿馆,通报求见。
肃顺对通报的人说道:
“他又来做什么?你告诉他,就说我已经睡了!”
醇亲王听通报的人这么一说,他也没有客气,带人直接撞门而入,在卧榻之上,逮押了肃顺。然后,醇亲王才拿出手诏,让肃顺看了看。
肃顺被逮押之后,他大骂道:
“真是两个没用的东西!”
肃顺所骂的两个人,当然是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了。肃顺对两人生气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两人不能抗拒诏命,才导致这个结果,让自己被捕。
肃顺的确是个有脾气的人,从逮押到被解赴刑场杀头,他都一直骂不绝口。
郑亲王端华与怡亲王载垣两人,并赐帛自尽。
至此,咸丰帝遗命的赞襄政务大臣队伍覆没。
孝贞皇太后得势,群臣上疏,合请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也是清朝定鼎近二百一十年以来,首见的皇太后垂帘听政。此局开启之后,孝钦皇太后(慈禧)三次垂帘,紧接着,清朝就灭亡了。
处决肃顺的诏书中,罗列肃顺的罪状。其中有一条,是说肃顺擅坐御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早先在宫中观看剧目演出时,咸丰帝一走,肃顺就会登上皇帝的御位,坐下来观看,他从来也不会避讳。那个时候,孝钦皇太后(慈禧)还是妃子【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她每次从肃顺前面经过的时候,肃顺会继续坐在御位观看,从来都没有起来过。因此,孝钦皇太后对肃顺也很有意见。
所以,孝贞皇太后计划除掉肃顺等人的时候,孝钦皇太后也是密谋的参与者。
肃顺之死,都说是因为他的傲慢不恭。
是这样吗?
其实,都是权力斗争!
附文中相关资料:
【罗惇曧】(公元1872年~公元1924年),字孝遹,号以行,又号瘿痷,晚号瘿公。广东顺德大良人。晚清名士,与梁鼎芬等并称“粤东四家”。早年就读于广雅书院,后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曾从康游,与陈千秋、梁启超并称高弟。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副贡,后屡试不中,报捐主事,调邮传部郎中。入民国后,历任总统府秘书、参议、顾问、国务秘书等职,又曾为袁克定师。袁世凯称帝,拒不受禄。纵情诗酒,流连剧场,与王瑶青、梅兰芳相交甚密,并与陈三立、樊增祥、易顺鼎相友善,文酒之会恒年不衰。与程砚秋交尤厚,程变声时期,为保护其不致因被迫演唱而毁嗓,将其赎出,聘名师授艺.并亲自教其读书习字,并为其编撰剧本。晚年女死妻狂,贫病交迫,困窘而卒。创作的主要剧目有《龙马姻缘》、《梨花记》、《红拂传》、《花舫缘》、《花筵赚》(又名《玉镜台》)、《鸳鸯冢》、《青霜剑》、《风流棒》、《赚文娟》、《玉狮坠》、《孔雀屏》、《金锁记》等。其他著述有《鞠部丛谭》、《太平天国战记》、《拳变余闻》、《藏事纪略》、《割台记》、《庚子国变记》、《德宗继统私记》、《中日兵事本末》等十余种。工书法,于楷、行、草最为擅长;草书参以章草笔意,风神秀逸,独具一格;楷书由唐人溯北碑,格调高古,迥异时流。
【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公元1837年8月12日~公元1881年4月8日),钮祜禄氏,清文宗咸丰帝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嫡母为宗室觉罗,生母为姜氏(后抬入旗籍,改称姜佳氏)。清德宗光绪七年三月初十(公元1881年4月8日),暴崩于钟粹宫,死因成谜。葬于普祥峪定东陵,上谥,经宣统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爱新觉罗·端华】(公元1807年~公元1861年),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三子。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26年)袭爵郑亲王,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清文宗咸丰帝死后,与怡亲王载垣、其弟肃顺等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顾命八大臣)。后在辛酉政变中以“专擅跋扈罪”赐死,死后降爵。
【爱新觉罗·载垣】(公元1816年~公元1861年),满清宗室、大臣。清圣祖康熙帝六世孙,怡贤亲王胤祥五世孙,世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清文宗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首。曾任御前大臣行走,亲受顾命。咸丰帝即位后,渐受信用,累官左宗正、宗令、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与端华、肃顺等八人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掌握实权。同年,“祺祥政变”中,载垣在北京被捕,赐白绢自尽,年四十六岁。
【爱新觉罗·肃顺】生于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卒于清文宗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死时46岁。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权臣。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自清宣宗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本年九月,肃顺在护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行至密云被捕,随后被斩于菜市口。
【爱新觉罗·奕譞】(公元1840年10月16日~公元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清文宗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清德宗光绪帝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皇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开始重用奕譞。清穆宗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晋封亲王。清德宗光绪登基,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薨,谥贤。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则继承醇亲王封号,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奕訢】(公元1833年~公元1898年),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清宣宗道光帝第六子,清文宗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奕訢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到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奕訢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遭猜忌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五月二十九日逝世,谥忠。
【宗人府】官署名,是中国明清时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引进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设立于明朝初期,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称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改称宗人府。永乐以后,宗人府多由勋戚掌事,而它所管辖的事都移交给礼部办理,宗人府名存实亡。清朝的宗人府设置于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