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4

8旬女教师哭诉自己前世造孽,50岁儿子啃老毁掉自己后半生


天伦之乐vs老年之苦

小区花园里,经常能见到一位头发花白、80岁高龄的老太太。老太太名叫杨英桂,退休前是一位小学教师。

杨英桂老师身子骨还算硬朗,她每天早上都会下楼锻炼身体,然后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做早饭。

杨英桂老师有3个女儿、1个儿子,她的丈夫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十分艰难,但杨英桂老师没有再婚,而是选择一个人抚养4个孩子。

杨英桂老师很喜欢和人聊天,聊天时经常与人分享她年轻时候的各种经历,但她最怕别人提到她的儿子。

杨英桂老师的3个女儿早已经各自成家,每年也会带着孩子回来看望姥姥。但杨英桂老师的小儿子从小好逸恶劳,不喜欢读书,初中毕业后整天呆在家里,游手好闲。

虽然不在外面惹是生非,但杨英桂老师的儿子却从来没有找过工作。如今,杨英桂老师的儿子已经年过半百,却一直靠着杨英桂老师的养老金生活。

每次谈到自己小儿子时,杨英桂老师都忍不住泪水涟涟,“我前世造孽,生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

错爱毁掉儿子一生

由于丈夫去世得早,儿子年龄最小,囿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杨英桂老师一直对儿子更加疼爱。

孩子们小的时候,杨英桂老师从不让儿子干家务活,吃的、穿的总是优先满足和偏爱儿子。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杨英桂老师的儿子从小到大总是习惯于被人照顾,缺乏独立、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有家庭教育研究者发现一个很普遍、很奇特的现象,在中国多子女家庭中,如果上面几个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是儿子,这个“幺儿”往往会成为家庭所有子女中最无能的一个

杨英桂老师年轻守寡,为了养育4个孩子,她没有再婚,而是选择一个人带大几个孩子。平心而论,杨英桂老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唯一做错的一件事情—溺爱儿子,却毁了儿子一生,也搭上了自己不幸的后半生

做家务是最好的家教

宋·朱熹《论语集注·宪问》引苏轼曰:“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2009年12月,河南省罗山县朱堂乡的23岁村民杨锁,因父母溺爱懒惰成性,父母去世后,连饭都懒得吃,饿死家中。

事实上,做好父母,就是要舍得给孩子“派活”,舍得“用孩子”,经常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孝顺

近年来,中国全民富二代现象越来越严重,贫困家庭也对孩子无节制娇惯。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孩子会误认为“家务是大人的事儿”

时间长了,孩子就习惯于不做家务,甚至从此再也不想做家务,何况打游戏上网本身就比做家务更具吸引力。

等孩子长大,父母发现孩子自私、不感恩,想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时,为时已晚。

哈佛大学一项调查研究得出惊人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和心理疾病患病率低。

美国超级豪门洛克菲勒家族传了六代,代代精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承袭了从小让孩子做家务的家规。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或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公:你真是个搅家精,你没来我们家之前我妈每天笑呵呵的,这才几个月不是被你气哭就是血压高 我:我大着个肚子能把她怎...
    圆润的角阅读 204评论 0 0
  • 2021/7/3 周六 天气小雨转晴 气温23-32摄氏度 早晨起来,窗外我的雨,一阵大一阵小,虽给闷热的天气带来...
    不变的军魂阅读 288评论 2 0
  • [短篇小说] 晚秋 作者商启峰 上午最後一次会议结束,与政府方为期四天的水务PPP谈判终得定音,返蓉的时间却未敲定...
    静暄阅读 452评论 0 0
  • 可能是百分之五十百分之50的人在雷达里,你已经打成功了,还有50%的人呢?可能你就下课了,所以说呢,今天我们每一个...
    牧石园阅读 229评论 0 0
  • 第八节 前与后 1.教育是心灵首先达到的地方 教育需要我们做的并不多,做的太多就往往背离了教育,而是需要把我...
    初夏槐花香阅读 22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