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 寻找100首歌系列
周董唱"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那么一首歌能有多少时间,或长或短。我们都知道的知识是,电台广播推动唱片业的发展,唱片也尊重电台的播放需求,所以一般意义的流行音乐每首歌的长度大多为3~7分钟。那么一首歌的时间能做什么?能听到什么?得到什么?
或是一次深吻,或是菩提树下的顿悟。
大紧老师的脱口秀100多期了,我们也见识了从《晓说》到《晓松奇谈》在大紧老师的颜值配合下成为了群众们喜闻乐见的公知诉说平台。特别是最近,大紧老师成功推出了单碗鸡汤《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一时竟成话题。群众们趋之若鹜与避犹不及的皆有,也许并非歌不好,只是群众们这两年对鸡汤反胃而已。
而其实,虽然有些转来转去的鸡汤冷饭确实反胃,但也不能否定很多滋味精髓,鸡肋尤可弃,积累不可停。晓松老师的这句"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深植我心。
作为普通群众的我,颇爱收藏音像,磁带、CD、唱片,从年少拮据时到现在已过数十载。其实收藏唱片这件事就像读书、集邮、旅行或者学习一样,自己越藏越小,星空却越藏越大,也许我所见的皓月繁星只是银河一偶,但我所展望的确实无尽星河。
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净土。那,一首歌呢?其实你也可以听到更多。
早年间,歌曲都是被束缚的,曾经一本《外国民歌200首》,都是被当作手抄本来流传的,没有声音,只有文字也阻止不了这些歌曲在青年一代的流行;曾经老崔为亚运集资巡回演唱,因被称“红歌黄唱”而被叫停;盘古的唱片只能在海外发行,段信军只能流落他乡…我真的爱如今这个时代,只要你愿意,每一天都有无数新的歌曲可以聆听。
那时的音乐,不能有政治目的,但是也不能回避政治责任(语出崔健)。而如今,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了解到每一首歌和歌曲背后的故事。
我在“简书”连续写寻找100首歌,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想把自己听歌的收获记下来,也许选择的这条主线过老、过偏、过冷,但我知道经典的魅力,不会老也不会冷。其实,我当然也可以记录那些更热更流行的作品,一是精力有限,再是珠玉满目无需续貂,比起让月亮再多亮那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我更愿意在自己的星河里再点亮一颗星。
一首歌,其实也可以闪光。说个例子:
如果你想学一首,就只一首日本家喻户晓的民歌,可以是谷村新司的《星》,也可以是千昌夫的《北国之春》,但我更推荐你学唱这首《知床旅情》。曲调上口,好学好记,也款款深情,有景有情。重要的是我还可以告诉这首歌的故事,足够你在人前唱我的灰姑娘。
故事之前,我想说的是,我只是平述历史或者故事,或者故事背后会涉及到我们脆弱的民族情感,但我并不评,这里没有倾向,只想讲作为普通人的普通情感。
~ 小刚导演为什么选择这首歌作为《非诚勿扰》的片尾曲。
电影《非诚勿扰》,男女主角来到了美丽的北海道,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情感激荡,他们侨居日本的朋友邬桑全程陪同,影片最后邬桑送走了葛优,一个人开车离开,就在北海道的田野间边开边唱,直到唱到哽咽,唱到停到路边哭泣……
那首歌就是《知床旅情》,很多观众都为之动容,我不知道主创团队是如何选择到这首歌的,但我觉得很恰当,好在3点:首先歌里有知床,有北海道,有留下欢笑与泪水的美景,也能让爱智求真的国内观众更多地了解到知床这个地方;其次是有情,既有真挚的爱情,也有与邬桑的友情,所以唱到“不要忘记这个地方,花开时往事记心上…”不免哽咽;第三是音乐的魅力,就在大多数观众都不知道邬桑唱的是什么、为什么哭泣的前提下,依旧能被感动到。而其实,大家要是能了解到歌曲背后的故事,其实比影片那个同别人的情人谈恋爱的故事更加令人感动。
~ 关于知床岬
位于日本最北部的北海道,是仅次于本州的大岛。在北海道的东部,有一个突出在鄂霍茨克海上的小半岛,这就是知床岬,岬就是海角、半岛的意思。据说知床一词来源于北海道的土著民族—阿伊努族语言中的SHIRIETOKU,其意是「大地的尽头」。在半岛的中部,几乎没有平地。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峦连绵不断,且地势险峻。每到冬天,半岛被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南下的流冰所包围。200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知床为世界自然文化保护遗产。
这是百度百科介绍的知床半岛,美得一塌糊涂,但在我听到这首歌之前,地理知识匮乏的我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现在的知床,其实已经是很多日本、乃至全球驴友户外之旅的清单目的地了。那知床半岛是怎样受到关注的呢?
~ 森繁久彌与知床旅情
1965年,日本著名演员森繁久弥到知床拍摄影片,过程中他被知床的美景打动了,知床半岛,与国后岛遥遥相望。国后岛历史上日本曾经占据过的北方四岛(俄方称南千岛群岛)之一,二战后一直为苏联(现为俄罗斯)占据,就像敏感的钓鱼岛一样,关于北方四岛至今仍旧是日俄争议区域,美国方面曽单方授权将4岛划归日本,而岛上生活的是俄罗斯人。1965年,战后20年,一般的日本民众,还对对面的4岛有所牵挂,也不免森繁久彌会处境生情,写下并演唱了这首《知床旅情》,除了知床的景色,歌中还流露出:怀念故土的爱国之情;与爱人分手的个人情感……
森繁久彌的触景生情还源自他的个人经历。1939年,为了逃避兵役,躲开战争,森繁久彌报考了播音员专业,后进入了NHK。不服兵役的代价是被派到朝鲜和伪满洲国播音,后来在伪满洲国的“新京”入职伪满的中央广播局,工作期间,还参与了伪满国定教科书的编制,主编了教材《高等国语二》,至此为止我们看到的森繁久彌还只是一个躲避战争,但又爱国,又忠于职守的日本人形象。而另一件事,让他成为了日后的战犯被关押在苏联西伯利亚。当时,他为在伪满的日本航空队“兰花特工队”写了队歌的歌词《绽放天空》。1945年战败,他被押苏联,1946年11月,回到日本,刚回日本时,还在旅店里遇到了地震。其实,森繁久彌不仅是战争的参与者,也是一名受害者。
~ 加藤登纪子与胜利下的阴影
刚刚说过了森繁久彌,和曾经让亚洲人民受到伤害的那场战争。《晓松奇谈》曾经有个非常受欢迎的系列《胜利下的阴影》,分为5集,讲述了二战结束后各国对待战俘的那段历史,其中毫无疑问的就是3千年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是对待战俘最好的国家。那一集是《中国为何没有大和族》,讲述了一段当时随日本拓荒团来到中国的日本侨民辗转归国的历史。甚至到最终,在中日关系严峻的时期,日本还拒收过这些侨民。之前我写过文章《说到日本就绕不开战争》,讲《岸壁の母》那首歌,那就是一首关于母亲等待孩子从中国归来的歌。
加藤登紀子就是那个时代日本侨民的后代,她的父亲是伪满的铁道员,她出生在1943年,我们常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虽然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童年经历也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日后的加藤曾经演唱过很多以中国为主题的歌曲,也曾经出访中国,当年在中国演唱的也正是这首《知床旅情》。
~ 加藤登纪子与藤本敏夫
藤本敏夫自命为时代的叛逆者,他的一生都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以至于有关于他年轻时参与的很多运动,在维基百科的日语搜索中也是空白的。
加藤登纪子18岁考入东京大学文学系。1965年上大二时她参加歌唱比赛获得冠军,并与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职业歌手。凭歌曲《赤い風船》还获得过最佳新人奖。因演出繁忙,登纪子停学两年,直到1968年即进入东大的第6年,才修完规定的学分,获得毕业文凭。也正是这样冗长拖沓的大学经历让她得以遇到藤本敏夫。
1968年,是世界各地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一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日本的“全共斗”学生运动也进入高峰。那一年发生了著名的“东大纷争”事件,东大学生占领安田讲堂静坐示威,并拒绝参加毕业典礼。登纪子也选择了脱下毕业礼服,换上套头衫和牛仔裤,加入静坐示威的学生行列。“歌手加藤登纪子与学生一起静坐示威”的大幅照片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正是这张新闻照片,改变了登纪子的人生--她因此认识了学生运动领袖藤本敏夫。二人开始了革命时期的爱情。
1972年4月21日,藤本敏夫因组织学生运动被指妨碍执行公务、凶器准备集合罪等,被判处监禁,在中野监狱关押。这一年加藤登纪子又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的事。5月6日,加藤登纪子与藤本敏夫在狱中结婚。这段婚姻相伴整整30年,直到2002年,藤本敏夫因患肝癌离世(享年58岁)。
加藤登纪子与藤本敏夫用行动向世人诠释了理想与爱情的崇高。
~ 加藤登纪子与《知床旅情》
在加藤登纪子与藤本敏夫相恋的时候,加藤登纪子翻唱了森繁久彌的《知床旅情》,凭借这首歌她还登上了红白歌会的舞台。那么她为什么要翻唱这首歌呢?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第一次见到藤本敏夫时,加藤登纪子十分吃惊:黑色便裤上套着一件白衬衣,最上面的三颗纽扣全敞开着,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有一小绺不经意耷拉在额头上--这是一位高高瘦瘦、帅气十足的青年人。而且他十分沉默:虽然在酒吧与一群朋友一起豪饮,可是,无论多少酒喝下去,他都方寸不乱、醉态不露。无论周遭多么喧哗,他也可以一个人安静地沉醉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并始终一言不发。
那晚喝酒一直喝到凌晨。在大家依依不舍互相告别时,只有藤本连“再见”也懒得说,便飞快地第一个钻进了电车车厢。看着藤本头也不回的背影,登纪子心想:这以后不会再见面了吧。可是到了第三天下午,登纪子却突然接到了藤本打来的电话:“见个面吧。”
匆匆赶到约好的代代木喫茶店时,藤本还没到,登纪子要了杯饮料,一个人上了二楼等藤本。等啊等啊等,从傍晚5点等到晚上9点多,等到喫茶店都开始播放晚安告别曲了,依旧不见藤本的身影。登纪子无比失望地准备离去,刚刚走到楼梯拐角,就看到一个身穿白衣黑裤的年轻人也正朝楼上走来--原来,比登纪子晚到一步的藤本,一直坐在一楼等着登纪子。两个人一个在二楼等,一个在一楼等,彼此空等了四个多小时。
藤本抬头看了看登纪子万分惊喜的表情,一言不发地扭头朝店外走去。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喫茶店之后,另找了一家露天酒吧坐了下来。喝下不少威士忌之后,和之前的沉默截然不同,那天的藤本,话变得特别多。藤本对登纪子说起自己的过去,说他小时候一生下来就被亲生父母寄养到一个做木匠的远亲家里,一直到上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生活,藤本一直很难与父母沟通,特别是和父亲之间,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反而与从小养大他的木匠一家特别亲。
整个晚上,都是藤本在说,登纪子在聆听。黎明时,两个喝得醉醺醺的年轻人,登上了登纪子家公寓的顶楼,眺望着远方在微暗的晨曦中将要落幕的街灯,藤本开始放声歌唱:“就在那知床半岛/浜梨花开放正好/要想起我们的往事/一起畅饮一起喧闹……”这是登纪子第一次听到《知床旅情》,惆怅、温情,却又淡淡地感伤。身为一名职业歌手,登纪子参加过许多演出,站在舞台上为他人歌唱。而在舞台之下,第一次有一位年轻人,为了自己在黎明的晨曦中放声高歌。
1968年是登纪子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年,那一年登纪子和藤本都是24岁。而《知床旅情》也成为登纪子的成名曲。1971年,登纪子演唱的《知床旅情》获得Oricon音乐排行榜连续7周排名第一、年度排名第二的好成绩。《知床旅情》里的那根红线,塑造了歌手加藤登纪子,也将她和学生运动领袖藤本敏夫的命运从此永远连在一起。
——引自《新周刊》
~ 知床旅情
因为这首歌与日本情怀的足够共鸣,在日本至少有20几位歌手正式翻唱过,在中国其实也曾经很出名。蒋大为、关牧村、邓丽君等很多华人明星都曾翻唱过。
知床の岬に はまなすの 咲くころ 思い出しておくれ 俺たちのことを 饮んで骚いで 丘にのぼれば はるかクナシリに 白夜は明ける
知床岬角上花开放 野生的蔷薇吐芬芳 不要忘记这个地方 花开时往事记心上 在这里痛饮,歌唱 山岗上眺望远方 看见了白夜快消散 国后岛就在前方……
~ P.S. 加藤登纪子与藤本敏夫的二女儿Yae,也是一名歌手,而且唱歌也很好听。只是我在国内没能收藏到一张她的专辑。
~ pp.s. 本来还想写写日本的“反帝全学連”、“全共斗”、“东大纷争”等背景事件,但百度百科的我不想原来原转,日本维基又没有详细词条,看来关于这些涉及到政治的话题,我力所不及。
~ ppp.s 藤本敏夫一生有很多著作,大多关于政治,关于令他身陷囹圄的全共斗,他参与写过《订阅30年-时代叛逆人士的证词》,在国内较为人知的是他去世后加藤登纪子编著的《农的幸福论藤本敏夫的遗言》。
* NO.62 加藤登紀子《知床旅情》1971 / 寻找100首歌系列 *
关于寻找100首歌系列:
在收藏唱片中日本唱片渐多以后,总想找点儿挖掘的事干,想整一个系列,而自己的入门级能力又不足以托起这个话题,好在日本这个神奇的国度是有各种各样的榜单与集合可以抓取的。
遂先从老歌做起,先去寻找、收藏“二十世纪中感动全日本的100首歌曲”,原因有二:一是,单曲之于日本唱片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二是,这个榜单的影响力无论是在日、或在华,都是屈指可数的。
目前,这100首歌已经藏全,但版本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余生仍在补全中,也请大家帮忙。
出于对歌曲的尊重,对于版本收藏的优先顺序是:EP单曲黑胶、8CM单曲CD、12CM单曲CD、LP黑胶专辑、CD专辑、LP(CD)精选集、合集…另也愿意收藏一些其它载体,例如LD、T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