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乡,一个很难说的话题。对于故乡在农村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最近几年,每年春节过后都有一大批回乡记之类的文章,焦点大多指向城市化大背景下乡村的沦陷。
针对这种说法有很多争议,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乡村并不是在“沦陷”,所谓“沦陷”不过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乡村必定有复兴的一天。咱不是专家学者,更不敢与专家学者争论,姑且就认为“沦陷”只是暂时的吧。
春节回乡,略有见闻,略有感触。
当然,我说的是我的家乡,不代表全国的农村。
2
我的家乡很穷,也很有自知之明,不敢给繁荣昌盛的祖国抹黑,羞于见人,把中国地图放大1000倍也找不到它的位置。
论占地面积,它可能连两平方公里都不到。在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家乡附近有几个乡镇企业,可以容纳的劳动力比较多,几乎没有人外出务工。村庄虽小,但是人烟稠密,有八九百人的样子。
1998年左右,全国国企大换血。如果说规模,那几个乡镇企业离高大上的“国字头”企业真不知道差了几万里,但因为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它们也稀里糊涂地响应时代号召,跟着改革的东风换了一次血,美其名曰精兵简政,提高企业效率。
就我的回忆,这次改革并没有达到目的。改革之后,很多人失业下岗,没有了活路,连正式工都纷纷停薪留职,何况在我的家乡,很多人只是乡镇企业的临时工。不过,也不是没有人在改革中受益,比如说村长、镇长、厂长等领导。很多人下岗之后,惊奇地发现,改革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无非是自己失业下岗了,原来的公有制企业摇身一变,变成了领导的私人产业,领导还是原来的领导。多年以后,和一个东北的朋友聊到这件事,他说小时候在他的老家也有这种事,我们不禁相顾失笑,又有些可悲。
公有制企业变成私人产业,暂且不说。如果这些企业能经营好,至少还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可笑的是,企业改制打的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旗号,改制后,效率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比以前大有不如。后来,因为领导们的利益矛盾,好几个企业干脆倒闭了事。如今想起来,令人啼笑皆非。
就是从那次乡镇企业改制开始,我的家乡开始出现劳动力外流问题。当时究竟流失了多少人,我不清楚,保守估计,应该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当然,不是一下子就流失了这么多人,一开始有三四十个,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外地做小买卖,比如摆地摊卖衣服、卖早点、收废品。站稳脚跟之后,在村里艰难度日的看他们在外地过得不错,也纷纷外逃,就这样,老乡带老乡,到2006年前后,零零散散走了四分之一。
出走的老乡当中,很多人在外地过得还不错。回家过年的时候,也见到了一些,虽说现在过得还可以,但是提到当年那走投无路的窘迫,他们依然长吁短叹,恍若昨日。用官话来说,当年失业是“改革的阵痛”,呵呵,改革的阵痛,痛的往往是没权没钱的老百姓,何时见过痛的是权贵?
3
我读高中的时候,上头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的农村纷纷进行改造。
为什么上头对农村重视了呢?原因千头万绪,说起来也简单——农村太穷了,农民活不下去了。
有一次和一个南方的朋友讲到这件事,他给我讲了一个段子。
有一次,某领导到南方的一个村庄送温暖,期间问一个老乡:老乡,你们还缺不缺啥?老乡说:啥也不缺了,就缺陈胜、吴广。领导大受触动,回到紫禁城之后,立刻决定改造农村。
这固然是个段子,但是它也反映了当时农村和农民的艰难。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上头扶持农村建设,我当然举双手赞成。由于见识有限,我不知道别人的家乡在这次改造中是否受益,以及受益大小。在我的家乡,这次改造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我的家乡就是这么奇怪,但凡有好事,总是赶不上,有坏事,一个都不落,全都能碰上。准确地说,是再好的政策到了我的家乡,也会背离初衷十万八千里。
我的家乡是怎么个改造法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种地给补贴,二是村村通公路、安装路灯和一些供村民用的健身器材。
种地给补贴当然好,但是粮食价格就那样,秋收一过,算一算,种地就那么一点儿钱,还得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忙活,年轻人才不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呢!靠种地养活一大家人,真是开了玩笑了!再者,有时候,农业补贴下来,各级领导还得往自己口袋里装一部分呢!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种地,而是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往往是老一辈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他们种了一辈子地,对地有感情,明知道种地利少,也舍不得让田园荒废。我的大哥就劝父亲放弃种地,但是父亲经常说:咱就是老百姓,种了一辈子地,不种地干啥!
村村通公路,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这也是好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了很多笑料。
我的老家在多山地区,有的村子在山疙瘩上,只有十几户人家,领导大笔一挥——整修!哪怕村里只有一户人家也整修!
整修农村是功德无量,但是这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的山疙瘩里通公路、装路灯和健身器材有啥意义呢?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整修,耗费甚巨,有这么多钱,在大村子里建一些民房,兴建一些企业,把山疙瘩上的父老乡亲迁出去,既解决乐业,又解决安居,这有啥不可?为啥非得花费这么多钱修建那许多没什么用的公路、路灯、健身器材呢?
我的一个朋友是个村官,有一次和他闲聊,问到这个问题,他神秘一笑:你呀,太书生气,这么多年的书怎么白念了!他这样说,我仍然不太明白。路修好之后,不过短短一两年,下了几场大雨,几个村子的公路就成了豆腐渣,恢复了原来泥泞不堪的老样子,忽然明了!
朋友们,你们能想到一个满地都是牛羊粪的几乎没有人居住的村子里,居然有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现代化的路灯,以及洋里洋气的健身器材吗?老百姓天天在山里讨生活,天天健身,谁累了一天还去健身器材上扒拉两下?到了晚上,村子里只有几户人家有灯光,形同鬼村,那几个白花花的路灯还挺瘆人呢!
这样的荒唐事,在我的老家一带随处可见。
4
上面说了,扶持农村建设,原因无非是城乡差距太大,农村劳动力外流。
为啥会出现这种结果?这是个大问题,本来不是乡野小民所能妄议,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姑且简单说一下。
从建国到21世纪初期,农村一直是全国的发动机,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时候,为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上头对农村的索取方式甚至是杀鸡取卵。到21世纪初期,农村这台发动机转不动了,机器老化了,工业和城市也发展得差不多了,于是上头开始重视农村的持续发展,提倡城市反哺乡村,工业反哺农业。
然而,人都是向着有好处的地方跑,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虽然有户籍政策等诸多限制,但是农民还是大量地奔向城市。这样就必然出现农村和农业衰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头就想办法让农民重新回农村,用的办法就是扶持农业,吸引农民回故乡。
出发点是好的,然而,毕竟是晚了一些,或者说似乎来不及了。已经在城里尝到甜头的农民,有几个愿意回老家种地?在外漂泊也很不容易。我的一些小伙伴早年辍学,很多人在外打工,他们说,如果家乡有企业,哪怕工资稍微低一些也愿意回来,在外生活实在是太难了,虽然挣得多一些,但是一出门就是钱,一个月下来,兜里剩不下几个钱。那些当地有企业的农村或许好一些,但是在我的老家,几个苟延残喘的乡镇企业一塌糊涂,进去还得送礼走关系,小伙伴都不愿意回去。
事实上,从乡镇企业改制直到今天,我的家乡的劳动力就一直在外流,三农政策并没有起到扭转农业颓势的效果,猫腻甚多的新农村建设也没有把在外漂泊的人拉回来。原因如上所说——三农政策并没有让老百姓受惠多少,新农村建设也没有建到点子上。年轻人纷纷外逃,留下来的都是一些拖家带口、实在走不出去的年轻人,以及一些老人。有学校的村庄,或许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学校的村庄,连孩子都很少见,只有一些老人。
到现在,我的故乡只剩下了五六十个老大爷、老大妈,给我启蒙的学校被撤了,村里几乎没有孩子,有时候想想小时候那个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村庄,恍如隔世。
5
在上头提出三农政策、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还有一个口号,叫城乡一体化。
依然是上面说过的那样,别的地方我不清楚,在我的家乡,建设新农村,建得让人啼笑皆非,成为表面文章,城乡一体化倒是“做得不错”。
啥是城乡一体化,当然不是把乡村建设得跟城市一样,也不是建几条公路,方便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在我看来——仅仅是说我的家乡——所谓城乡一体化不过是吸引农民往大地方跑,小村庄的人流向大村庄,大村庄的人流向镇上,镇上的人流向县里,县里的人流向市里。
如果说建设新农村是为了扭转农业颓势,留住农村的劳动力,那么城乡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却加速了乡村劳动力的流失。个人愚见,吸引农民往城里跑,可能是为了多卖城里的房子。君不见,房地产早就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在城里人的购买力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农民也就必然成为有待开发的生力军了。2015年,有些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为啥?一方面是城市居民购买力饱和,房子卖不出去,必须降价,一方面不过是地产商已经瞄准农民的钱包了。
建设新农村,给农村添砖加瓦,城乡一体化,又在挖农民和农村的墙脚。比如说在我的家乡,有的山疙瘩上的公路刚修好,村里人就都跑光了,迁到了外地。领导们这么折腾到底图个啥嘛?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建设新农村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住在山疙瘩上的那些父老乡亲外迁的时候,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肩扛手提,赶牛车马车搬迁,只需要开个三轮车、工具车,顺着支离破碎的柏油路跑就搞定,所有的家当一天就全搬走了。
说到底,国家政策也跟老百姓柴米油盐的日子一样,也有个难处,有时候也需要拆东墙补西墙,但是老百姓拆东墙补西墙坏的只是几块砖瓦,国家拆东墙补西墙,吃苦头的就是千千万万张嘴。谁让咱是老百姓呢?生来就是挨鞭子的,挨鞭子也没问题,可以忍受,只求拿鞭子的人抽打的时候手轻一些。
自从迁到小镇上以后,我就很少回故乡,工作以后,一年回去只能住几天,更是很少回去。说是个小镇,其实就是个人口多一些的村,和老家并没有多少差别。留在家里的大哥告诉我,每年夏天,故乡的路上和很多无人居住的院子里青草过膝,杂草遍布。想想真是荒凉。
将来有孩子了,如果孩子想看看他老子的故居,我觉得应该带把镰刀,带着孩子,一边割草开路,一边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