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往往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而低估时机或不可控制因素在事件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上所扮演的角色。且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打游戏时,往往会粗暴或高频地按键,虽然没有任何作用,但我们依然很卖力;在赌博游戏中(如掷骰子),我们会很认真地做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揉手、用力、吹气和大喊等),以此来期待自己可以控制这个结果,然而好像也没有什么用;买彩票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自选号码,即使我们知道中奖的概率一致。
无论是控制感还是控制错觉,控制感都可以帮助打破对陌生的恐惧和迷茫,激发用户主动调试自己以适应陌生事物,从而提升操作中的效率和准确性,将未知和不可控因素转化为熟知、可控和可胜任的工具。
电商平台淘宝的 “提醒卖家发货”功能,提醒卖家发货本身是一个业务本身的功能,商家可以根据提醒优先发货或者置之不理,但对于买家来讲其背后也是权力他人的体现。如果卖家长时间没有发货,买家心理会产生不愉快情绪,有可能会投诉和撤单等。如果增加提醒卖家发货的功能,会将买家一部分的情绪通过执行此功能而得到一些缓解。卖家如果收到提醒及时安排了发货,对买家来说获得了一种可以权力他人的感受,这本身也是一种控制感。假设卖家对提醒置之不理,但如果发货时间和买家的提醒时间接近,还也可以营造一种控制错觉。
电梯制造商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需要把人的可控性降到最低。因为当电梯出现问题的时候,频繁地开和关、盲目自救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大多数电梯设计了一个闭合的系统,除了少数几个(如楼层、开门等)是由人控制的,其他的它尽可能是一种自动控制的,以提高安全性。以此为考虑,关门键是一个没有功能意义的按钮。无论你按或是不按,电梯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关门。那么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一个按钮呢?答案很简单,给你带来控制错觉,以为自己拥有了控制感,消除没有此类按钮带来的疑惑或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