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无需多言,学习就离不开看书,看书就面临着看什么书?我的宗旨是读经典,并且反复读。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算得上是一本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
彼得·德鲁克,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的几十本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经常位于畅销书管理学类的榜首,被广大企业家所推崇,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整本书共八章,分别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掌握自己的时间、我能贡献什么、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决策的要素、有效的决策、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为了解读得更加深入,我准备分三篇文章来写,今天首先解读前三章。
01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起概述性的作用,为整本书定下基调,让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卓有成效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并且可以在后天习得。
什么是卓有成效?
“所谓卓有成效,就是能够使能力和知识的资源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
换言之,卓有成效是一种资源转化手段,能够将资源转化成为企业的成果。
本章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一、在当今知识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颠覆认知);二、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将面对四类现实难题(感同身受)。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管理者是有一定管理权限的人,而本书中,“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因为他们凭借自己的职位和知识,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组织内外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天差地别,组织外部的管理者一般指的是一人企业主,比如小诊所的医生、小商店的老板等等。这些组织以外的管理者,基本不存在有效性的问题,他们的工作肯定有效,因为他们对自己负责,否则难以为继,只能关门大吉。但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则复杂得多,主要有四类:1.管理者的时间总是被别人占据;2.管理者往往疲于应付日常琐事;3.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4.管理者是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我颇有感触,特别是第1点和第3点:
第1点,我必须关注到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他们每个人随时都可能会找到我。
第3点,我处于一个“组织”中,我的贡献要能够被别人利用,管理才算有效。比如我制定的方案,能够被团队执行,才说明我的工作有效。
由此可见,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管理者很难有成效。德鲁克根据多年的咨询经验,得出结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可以学会。那如何做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训练:
时间管理
注重贡献
用人所长
要事优先
有效决策
接下来训练第一项——时间管理。
02
掌握自己的时间
中国有句俗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榜样的力量。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要想管理好组织,首先就要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先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很重要,但是作为管理者,总是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毫无贡献的工作上,主要是因为时间有这样一些特点,做一件事情,所花的时间不能太短,如果每一次所花的时间少于这个极限,事情就做不好,所花的时间就是浪费,再做就得从头开始。
比如写一篇文章需要5个小时,如果说每次花1小时,每天1次,一共5天,虽然总时长达到了5小时,恐怕结果还是一张白卷。但是如果关起门来,切断电话,连续做上3小时,一份初稿大抵已经有了,接下来逐句逐段的润色、修改和整理,很快就能定稿。
为了高效利用时间,有三个步骤,分别是记录时间、管理时间和统一安排时间。
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实际上普通事情,睡一觉可能就忘了。所以记录时间很重要,可以真实的反映出自己的时间花在了哪里。没有人记录时间以后,还不改变自己的习惯,除非他本身就不想管理时间。
通过时间记录单,找出浪费时间的事项,在以后的工作中排除掉。
最后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相对比较容易,难的是用来干什么,有了人集中一个下午的时间,结果用于处理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这最终会导致于后期还会有大量这种琐事占用整块时间,没有改变根本性问题。
03
我能贡献什么
德鲁克的看法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很重视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他会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贡献什么?”他强调的是责任。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运营绩效负责。
一个机构要发展,就必须对成效提出要求,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那么机构离衰败就不远了。
因此管理者要围绕这三方面下功夫,才能保证机构的基业长青。这三个方面的层次有所不同,中层管理者一般不会完全脱离一线工作,所以既要有直接成果,也承担着培养明天所需要的人才,而高层管理者则基本脱离了一线,做的是纯管理性质的工作,需要做到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卓有成效是对每个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是可以学会的,关键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学习对应方法,并不断实践,最终养成习惯。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下一篇解读用人所长和要事优先,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