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变法
李诵还是太子的时候,翰林待诏王叔文、王伾做太子的伴读,深为太子所宠幸。李诵即位后,因无法言语,不能亲自会见外廷事务官,只得长日待在宫中。
每当文武百官奏事时,顺宗就令人在四周挂着帷幕,由妃嫔和宦官在身边侍奉,自己则在帷幕中裁决。
在翰林院中,王叔文起草诏书,王伾传达皇帝旨意。王叔文将策略制定后,必须有人去实行。
因此王叔文又推荐自己的同党韦执谊为相,在中书省负责决策的执行。大臣报告事务、请求任务,都得先经韦相,然后经王叔文和王伾,再经宦官,最后才到达顺宗那里。柳宗元则担任礼部员外郎,负责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处理各种反馈意见,将其删繁去简,整合提炼,以供参考。
二月二十二日,王叔文正式被唐顺宗任命为翰林学士,王伾为翰林待诏。三月 ,王伾也被提升为翰林学士。在此期间,王叔文还推荐好友凌准为翰林学士。
至此,以唐顺宗为中心、由王叔文为主导的改革集团正式形成,着手实施改革。
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严惩贪官污吏,大力使用清官,把京兆尹李实贬为通州长史,召陆贽、阳城、杜佑等著名政治家入朝;二、将盐铁利权收归朝庭,同时罢进奉、宫市、五坊小儿等名目繁多的进项,将百姓多年以来欠朝庭的租税和其他杂税一律免除,并免了盐铁使的月进钱;三、放出宫女三百人,将宫中多余的乐队解散;四、极力压制藩镇势力;五、最后是设法解除宦官的兵权。
由于权势显赫,王叔文、王伾以及他们的同党都是门庭若市,前去拜访梦想升官的人日夜不断,因为不能马上见到,很多人就在附近住宿,以至于附近的茶楼酒馆漫天要价,随意提高食宿费。
王伾更是贪婪,他按官职收取贿赂,所得金钱用一个大柜收藏,夫妻两个人就睡在柜上,防止他人盗窃。
顺宗久病不愈,大臣们就打算尽早立太子,以防不测,只有王叔文集团多方阻挠。宦官俱文珍、刘光锜、薛盈珍等人嫉妒二王,就密奏顺宗,请求赶紧册立太子。顺宗招来翰林学士郑铟等人商议,郑铟也不多说话,只写了“立嫡以长”四个字,顺宗点头同意。
于是郑铟写下诏书,立广陵王李淳为太子,改名为纯。圣旨一出,满朝文武大臣争相庆贺,只有王叔文面带愁容,成天念叨杜甫的一句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旁人听了暗笑。
一天中午,王叔文去找韦执谊,韦相正与众人吃饭,见王叔文来找,只好出迎,和他一起商量密事,杜佑、高郢、郑珣瑜只好放下箸子等着,等了好久才有下人来报道:“韦丞相与王学士一同就餐,各位大人不必再等了。”
杜佑感觉特别窝囊,离席而去,对左右下属道:“我这个官当得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一个陪人吃饭的家伙,不如不干算了!”从此称病不出。
韦相的岳父杜黄裳曾任侍御史,被裴延龄妒忌,十年没升职。直到女婿当宰相,才升为太常卿,现在也劝韦执谊请求太子主政。
韦执谊惊讶道:“岳父刚升迁,为何也站在宦官一边了?”
杜黄裳听后大怒:“我受恩三朝,怎么能因为得了一个小小的太常卿就出卖良心呢?”说完拂袖离去。
韦执谊受王叔文嘱托,特地推荐陆质为侍读使,暗中探听太子的想法。陆质给太子讲经时,经常议论朝政,太子把脸一沉道:“韦相派先生来,无非是为本宫讲经,其他的事本宫一概不愿意听。”陆质碰了钉子,脸一下子全红了。
王叔文担心宦官势力强大,就引荐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又任用韩泰为行军司马,冷策为兵部侍郎。韩泰很有谋略,深得王叔文赏识。
王叔文推荐他们三人,就是想要号令西北藩镇军队,从而抑制宦官。不想被老辣的宦宝俱文珍识破,他派人秘密联络各个藩镇,不要交出兵权。
等到三人来到奉天,传令各藩镇将领来见面,这些将领以各种借口拖延,始终不去,任凭韩泰足智多谋,此时也是束手无策,只好悻悻回京,夺取兵权的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王叔文听到韩泰的汇报,正在哀声叹气,不料圣旨又下,调他为户部侍郎,兼任度支盐铁转运副使。
王叔文大吃一惊,对左右说道:“我每天去翰林院商量公事,现在把我的职务撤销,我以后还怎么去呢?”后来,王伾从中斡旋申请,才允许王叔文十五天去一次翰林院。
六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把支度副使刘辟派到长安,请求王叔文将三川都划归他自己来统领,王叔文没有同意。
宣化巡官羊士谔因为公事进京,公开谈论王叔文的是非。王叔文大怒,立即找韦执谊商量,要请旨处斩羊士谔。韦扎谊不答应,只是贬羊士谔为宁化尉,王叔文很不高兴,认为韦执谊忘恩负义,两人渐渐产生了矛盾。
不久,王叔文的母亲病重,生命垂危。王叔文却大摆酒宴,邀请众学士和宦官李忠言、俱文珍等人赴宴。
酒宴上,王叔文对众人说道:“我母亲病重,我打算请假回家侍候。我在朝多年,任劳任怨,一心为公,有时难免得罪人,一旦离开朝廷,诽谤必然随之跟来,在座诸位如果能替我洗刷,叔文不胜感激。”
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俱文珍冷笑道:“没做亏心事,怕什么流言啊!王公未免太多心了。”大家随声附和,说得王叔文哑口无言。
隔了一天,王母去世。按照旧例,王叔文要离职回乡,为母亲守灵送葬,守孝三年。当初,韦相迫于舆论,经常与王叔文意见不合。王叔文走后,韦相变得为所欲为,就连王叔文写密信托他办事也置之不理。
王叔文因此很是愤怒,一心谋划东山再起,官复原职。王伾也连上三道奏折,赞誉王叔文文韬武略,鞠躬尽瘁,只是石沉大海,始终不见回音。王伾知道无济于事,后来自称中风,不再 为这事出头了。
不久,宦官俱文珍等人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合伙密谋要除掉王叔文集团。韦皋自持是朝廷重臣,又远在蜀中,就首先上书顺宗说王叔文的坏话,裴均、严绶也纷纷上表请求太子主政。
王叔文一离开,革新派就失去了主导。 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人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合伙密谋要除掉王叔文集团。
韦皋自持是朝廷重臣,又远在蜀中,就首先上书顺宗说王叔文的坏话,裴均、严绶也纷纷上表请求太子主政,俱文珍等人从中推波助澜,顺宗只好同意太子上朝主事。
八月六日,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三天后,太子李纯在宣政殿正式登基,即唐宪宗。
宪宗上台后追究王叔文余党,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韩泰被贬为虔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王伾因重病缠身,不久就病死在开州。次年,即唐宪宗元和元年,宪宗下诏,赐王叔文自尽。
至此,永贞革新仅仅一百多天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