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底发现家公有了肠癌和双肺转移之后,我们就一直在找医院、找医生,做化疗,一直到今天梦寐以求的最后一个理想医院,我们还没有结束……
事实上,这个过程虽然因为我工作缘故主要由我先生负责照看,但是从联系医院、医生等自己依然感触很深。这些我想对于自身发展有很多益处。
1、面对问题,负面情绪是最没用的
很多时候,当你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时,你真的不能去忧伤、愤怒太多,因为这只会拉低你的智商,拖延你解决问题的时间,大大降低你做出正确选择的效率。知道亲人得了癌症,我倍感自己是电视剧里遇上离奇事件的女主角(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也“创造”了一件“离奇”事情,太讶异),过了一段时间,当你觉得你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时,你只能告诉自己积极接受,想更好的办法,做更好的治疗,尽量延长亲人的寿命,不让自己心中有所遗憾。如果再沉浸在痛苦里,那同样会带给亲人无形的压力与痛苦,同时自己的生活工作各方面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既然如此,悲伤痛苦又何必?不如多问几个医生来得实在。
2、行业不能做到顶尖,至少做到卓越
生活是你一点点才能磨出更多希望的。初来广州3000元一个月,起得比较早,睡得比狗晚,到现在看到生活慢慢好起来,真的有点不太敢想象,但一切又似乎顺理成章。从求医的这个过程,明显看到的是卓越医生和一般医生的差别。一个行业里鱼龙混杂,大的平台其名牌确实有用,但具体到每个职业者却仍会有些差别,因为不同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花的时间精力也不一样——很多时候,不要只看得到别人光鲜的外表,要知道他们背后一定有你不为人知的付出,比如《战狼2》的吴京。
3、做事要有预见性,提前处理突发状况
碰到规范的大医院,啥都不知道的我们跑进去会碰到很多“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的问题,然后就傻眼,按部就班的确是好,但是有时候下一步是会变动的,比如是选择快速日间化疗还是等两个星期的床位安排,这真的是不知道,在面临具体选择时是快速挂号还是等,二选一的问题怎么办,但如果提前问好门诊医生:倘若不能及时进行日间化疗该怎么处理的问题,医生一句话的事情可能就会解决我们很多的烦恼,之后挂号排队等待的时间起码我们是用来真正处理问题,而不是一味傻傻等待了……
又或者,作为什么资源都没有的人,一定要保持多方了解,多加打听,才可以知道更多关于医院、医生的信息,及时为亲人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
觉得自己越来越淡定,也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做决定也更加成熟,但是对我个人职业发展来看,我想我该学习的还有更多,因为我希望自己的时间能够更加值钱,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